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余晨勝

【組織民兵(團)倡議】

各位好,我是民兵(團)籌備計畫的負責人,和推廣TCCC的陳柏翰中尉是同伴。

這個計畫的宗旨,是希望在災難及戰爭來臨時,台灣人可以互助並團結起來,而非獨身奮戰。

以下是想說明組織民兵的重要性、急迫性和民兵的主要任務並解決一些迷思,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篇:為什麼臺灣需要建立民兵?】 https://bit.ly/2Jlbqvz

【中篇:民兵的任務與運作】https://bit.ly/2J7lpnX

【下篇:不要再問「女性應不應該當兵」】https://bit.ly/2xgAEs0

.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發起程序,並且已經向內政部提出申請,預計五月底會依法公開招募會員,敬請各位留意,謝謝

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李天豪

劉備與關羽張飛誰厲害?
-
這個問題乍看很可笑。
因為誰都知道,劉備只會哭,關張兩人是萬人敵。
這是《三國演義》寫的,這麼多年來,也沒人懷疑啊,有啥好討論的。

當然有,因為這不合理。
根據《三國演義》的解釋,關張兩人(與其他很多人)是因為劉備的漢室宗親血統而崇拜他的。

如果你認為這樣很合理,那我們怎麼解釋,超正統的漢室宗親---漢獻帝劉協,身邊都是2266的傢伙?

何況,當時又不只是劉備一個人打這種招牌…

這裡面一定有點我們不太了解的秘密。
本來,我也沒想太多…
但是,這幾天,我閒著沒事翻書,看出一點苗頭了。
不寫出來悶著難受,所以就來說說吧。

首先,我們用對照法,來看看劉備的能力。

劉備能力強嗎?

答案是:

『很強,非常強。』

《三國演義》把劉備寫成一個哭哭啼啼的老男人…
但是,真實的劉備,是一個半生戎馬拚殺無數的強悍者。

劉備很年輕的時候,曾經跟牽招和田豫這兩個知名度不高,但能力非常強的人一起混。

多年後,《三國志》給這兩個人的評價是:

魏帝國的北境柱石、鎮國屏障。

這兩人的業績,讓子孫都混到世襲封侯,說明這兩個人是真的很牛。

而這樣的人,在劉備年輕的時候,都很崇拜劉備,這說明什麼呢?

『劉備的能力是眾人皆知的。』

那麼,關、張二人跟劉備是怎麼樣認識的,又是怎麼樣變成鐵粉的呢?

我們還原一下劉備的奮鬥史:

在漢末天下大亂的情勢當中
劉備帶著在一千名黑社會混混
轉型成半業餘民兵,開始參加內戰

他的名氣跟履歷,是用命拚回來的
他敢帶著千餘人和幽州烏丸胡騎拚殺
他會強抓饑民數千人充軍補充兵員
他不是婦人之仁的大耳長者
他是極擅弓馬,殺人無數的梟雄

那麼,關張是什麼人呢?

關張出身自他初期帶起來的小隊
那是一隻由涿郡豪俠組成的小隊
也是一隻全軍覆沒過很多次的小隊
這隻小隊在多次全軍覆滅的打擊之下
倖存的武將只剩下關張

我們可以這樣說:

『是劉備在亂世中帶出關張』
『不是關張在亂世中捧出劉備』

後者,是《三國演義》追求劇情效果帶來的誤解。

當然,這樣說需要有證據
沒問題,證據就在史書中:

首先,劉備創業的最早期,史書完全沒有記載關張跟他的對話。
根據寫史書的基本規則,這代表當時這兩個人還不夠上台資格,只是龍套。
他們應該只是劉備隊伍中的小頭目,地位還比不上我一開始提到牽招和田豫兩人。

那麼,關張是什麼時候才跟劉備親近起來的?
這得來看看關張自己的傳記。
看了傳記內容會發現,關張一開始真的只是劉備隊伍當中的小隊長。

以下是關羽的傳記: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打手)
『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小隊長)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貼身保鑣)

當然,你會說,這裡不就寫著『恩若兄弟』嗎?

那麼,我們來看看張飛的傳記: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看完這段會發現,真正結拜的是關張兩人,而非劉關張三人。
張飛其實並沒有拿劉備當大哥,而是只跟關羽結為兄弟。
還有,這兩個人一開始,就是親密戰友而已,並非團隊主力。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

來算一下帳:

《三國志》當中,劉備的傳記總共7424個字

關羽出現14次。
第一次登場是在以下場景:

『先主求和於呂布,布還其妻子。先主遣關羽守下邳。』

此時的時空背景是:

建安元年(196年)
此時,劉備已經被曹操表奏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了。
距離劉備出道打黃巾賊的中平元年(184年)
已經過去了十二年了,關羽才有名有姓的初次登場。

張飛登場的就更少,更晚了。
張飛的名字在劉備的傳記中,只出現六次。
第一次出現,居然已經是當陽長坂坡了。

『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阪。』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在這兩次登場之前,關張兩人的履歷表,總結起來就只有:

『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難』

這九個字而已,個人能力可能很突出,但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功勞。

所以,我們試著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

胸懷大志的青年創業者劉備
以黑社會手段交結豪傑
在劉備花錢募兵時,一對好基友關羽、張飛報名加入
這兩個小兵因為敢打敢拼
被選進了老闆的護衛團
……
在隨後的多次戰爭和全軍覆滅之後,
這兩個小隊長倖存下來,並且積累戰場經驗,不斷變強再變強
終於,成為老闆可以分配任務的獨立將領。
最後,這兩人才變成有資格寫進歷史的名將

這就是亂世梟雄的本事,比上陣殺敵更厲害的本事。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為大家介紹一個提供古籍資源免費分享的網站:

書格:
https://new.shuge.org/

以下關於書格網站的簡介取自維基百科:

書格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線上古籍圖書館。致力於開放式分享、介紹、推薦有價值的古籍善本,並鼓勵將文化藝術作品數位化存檔。分享內容限定為公有領域的書籍。

書格建立於2013年5月22日,起源未曾在2012年在豆瓣網建立的PDF小站(已更名為書格):一個收集整理散落世界各地的中文古籍或繪畫的小站。但是豆瓣小站廣播有文字限制以及嚴苛的稽核制度,隨著書籍文件增多後的檢索分類無法得到解決等等。書格網的建立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截至到2018年2月,書格已經發布超過1500套高品質的書籍資源,平均每周發布十部書籍,所有資源大小約 597 G+。書格發布的書籍主要以高畫質彩色影像版本PDF格式,大部分書籍書籍單頁寬度在1400像素以上,跨頁寬度在2400像素以上。書籍刊行年代有從宋元珍本,明清善本到近代刊本。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A6%E6%A0%BC
公共性(publicness, publicity, public sphere)

瘟疫期間大眾恐慌,社會面臨公共性的壓力下,美國發生假冒檢疫人員進入住家趁火打劫;看看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新冠疫情發表的全國講話譯文:

親愛的男女公民們,

眼下,新冠肺炎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國家的生活。我們對於規範、對於公共生活、對於社會人際交往的所有想像,都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數百萬計的男女公民不能去工作。您的孩子不能去上學,不能去幼兒園。劇院、電影院和商場都關門了。還有,也許這才是最艱辛的一點: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想念那些在正常生活中本來是自然而然的碰面。自然,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對未來如何滿懷疑慮。

今天用這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向您喊話,因為我想告訴您,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聯邦總理的我和我在聯邦政府裡的同事們的工作理念是什麼。這也屬於公開透明的民主的一部分:我們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做出所有的政治決定,也會公示這些決定。我們會盡我們所能盡可能地解釋和溝通我們的行為,期待人們的理解。

我堅定地相信,只要所有的男女公民們都把它看作自己的任務,我們就能很好地完成抗疫的任務。因此請允許我說: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請您嚴肅對待。自兩德統一,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我們的國家還沒有遇到過如此需要共同和團結行動的挑戰。

我想向您解釋,我們在眼下疫情中的情況以及聯邦政府和國家機構為保護我們的社會共同體中的所有成員及減少經濟、社會和文化上的損失所做出的努力。但我同時也想告訴您,為什麼我們需要您的努力以及每一個男女公民可以做出怎樣的貢獻。

關於疫情:我所說的一切知識均來自於羅伯特 科赫研究所及其他科學家和病毒學家對聯邦政府的長期咨詢。全世界都在馬不停蹄地對此進行研究,但迄今為止既沒有發現可靠療法也沒有研制出疫苗。

只要這個情況不得到改變,我們的行為就只能遵循一條原則:減緩病毒的擴散,將病毒的擴散分攤到好幾個月,以此贏得時間。這些時間將被科學家用來研發有效藥物或疫苗。贏得這些時間也是為了讓已經得病的人得到最好的救治。

德國的健康系統非常棒,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健康系統之一。這可以讓我們安心,但即便如此,如果出現短時間以內大量重症病人被送抵醫院,我們的醫院也將不堪重負。

這不是一個統計裡的抽像數據,這是父親、祖父、母親、祖母、愛人。這些是人。而我們是一個共同體,在我們這個共同體中,每一條生命都彌足珍貴。

借此機會,我想首先對醫護人員、醫院員工及所有工作在健康系統的人說:您為了我們戰鬥在這次戰役的第一線。您是那些第一個目睹病人並見證若干傳染可以發展到怎樣嚴重症狀的人。每天您都重振精神、回到崗位,為人們工作。您的所作所為是偉大的。我全心全意地感謝您。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談到的是減緩病毒在德國擴散的過程。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暫緩公共生活。這是事關存亡的問題。當然公共生活的暫緩也要注意理性和程度,因為我們的國家還要繼續運行,人民的生活自然也要得到保障,我們也希望盡可能地保證經濟生活不受影響。

但是一切會給人們帶來危險的行為以及一切會傷害到個人和集體的行為都必須減少。我們必須盡一切所能,控制病毒從一個人傳染到另外一群人身上的風險。

我知道這些限制聽上去有多誇張:再沒有公共活動、沒有展會、沒有音樂會。尤其是大學、中小學、幼兒園也都停課了。孩子們不能在游樂場上玩耍了。

我明白,聯邦和各個聯邦州一致做出的這些決定對我們的生活及對我們的民主自信來說有多麼嚴苛。我們聯邦德國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限制。

我向您保證:對於我這麼一個極其需要保障外出和行動自由的人來說,這些限制只會在極端必要的時候才能得以通過。一個民主制度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做出這樣決定的,但是為了拯救生命,這樣的決定又是必要的。

正是出於這些原因,自本周以來,我們的邊境管控和一些通往我們重要鄰國的入境都在收緊。

對我們的經濟生活,大小企業、商店、餐館及自由職業者來說日子很艱難。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會更艱難。我向您保證:聯邦政府將盡其一切所能,降低經濟所受影響、尤其是保住就業崗位。

為了幫助我們的企業和職工通過這次艱難的考試,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

所有人可以放心:眼下,食品供應是得到保障的。就算有一天貨架空了,它也會被很快裝滿。我想告訴每一個在超市購物的人,囤一點糧是有必要的,我們一直以來也都這麼做。但要注意限度。像倉鼠那樣,以為會沒有糧而不節制的囤貨,是既無必要、也徹頭徹尾不團結的行為。

我也想對一些不常被感謝的人公開表示感謝:那些在這樣的日子裡,在超市收銀台工作以及忙於填滿貨架的人,承擔著眼下最艱難的工作之一。謝謝您為您的同胞和同鄉的工作,以最真實的方式保持商店運行。

現在要談到今天最緊迫的一個話題:如果我們不能對病毒的快速擴散采取有效遏制措施的話,一切國家政策都是枉然。

這裡說的是我們自己。病毒會無差別影響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們也需要去幫助每一個別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嚴肅對待今天發生的事情。無需恐慌,但“此事與己無關”這樣的想法一刻也不要有。每個人都很重要,這需要我們一起努力。

流行病會告訴我們:我們所有人都有多麼脆弱,多麼需要依靠其他人充滿責任感的行為。它也會告訴我們,一起行動,我們可以怎樣保護我們,怎樣使彼此變得更強。

這關系到每一個人,我們並不像被動的接受病毒的傳播。我們有方法應對:我們必須出於謹慎與他人保持距離。病毒學家的建議非常清晰明確:不可握手,經常並徹底的洗手,與他人至少保持1.5米的距離,最好不與長者產生接觸,因為他們是極其易感的人群。

我知道我們要求的很多。正是因為時局艱難,我們才想要靠得更近。我們知道身體的近距離接觸以及撫摸帶來的那種關懷感。但眼下不這麼做才是正確的。所有人真的都必須理解這一點:當下保持距離才是真正的關心。

善意的拜訪以及非必要的旅行都可能增加感染,因此這些事情真的不能再做了。專家這麼說是有道理的:眼下祖父母和孫子孫女們不應該相聚。

所有避免非必要接觸的人都是在幫助那些在醫院裡工作的人不必應對更多的病例。我們就是這樣拯救生命的。對很多人來說這很難,但這正是事情的意義所在:不讓任何人獨自承擔,關懷那些需要安慰、鼓勵和信心的人。無論作為家庭成員還是社會成員,我們都將找到另一種陪伴彼此的方式。

盡管病毒正在傳播,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影響,但現在也已經出現了很多很有創意的方式。現在已經有一些孫子,孫女們為他們的祖父母錄制播客,使老人家不感到孤單。

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找到表達關懷和友誼的方式:Skype、電話、電郵以及也許也可以重拾手寫信。信總是會送到的。我們聽說了很多幫高齡人群購物這類動人的鄰裡關照。我確信還會有更多這樣美好的例子,展示我們作為一個共同體不會拋下彼此。

我向您呼籲:遵守接下來這一段時間內需要遵守的規則。作為政府,我們會一直檢驗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尤其是哪些地方還需要什麼樣的必要措施。

情況瞬息萬變。我們將保持向您學習,來保證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換位思考以及以其他方法來做出應對的能力。我們也會解釋我們的應對方式。

因此我請求您:不要相信謠言,只相信官方報道,這些報導我們會翻譯成多種語言。

我們屬於一個民主制度。我們生活的基石不是強迫,而是共有的知識和共同努力。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任務。這個任務只有我們一起才能完成。

我們會戰勝這次危機的,對此我非常有信心。但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呢?我們將失去多少親愛的人呢?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

現在我們就可以堅定地和他人一起應對這次危機。我們可以接受眼下的限制,彼此團結。
形勢嚴峻。形勢也很明朗。

這就意味著:每一個男女公民能夠多麼有紀律地遵守並執行這些規則不會成為唯一的因素,但它會成為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雖然從未遭遇此劫,我們也必須展現出,我們將一心一意而理性地行動,堅持拯救生命。每個人無一例外,所有人都必須如此。

請您照顧好自己和您親愛的人。謝謝您。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跑步記

其實已經近十年沒有常態性的跑步了(上一次鼓起跑步的勇氣是去年的小年夜,只有跑那麼一次🤣)

更早之前是高中時期,那時候為了很多種原因,拼命鍛鍊身體,跑到公園的大姐姐(其實是阿姨😆)要幫我介紹她同學,然後我說我是高中生😂

大學有陣子也是非常努力鍛鍊跑步,每天從東別跑到東海湖,一路跑上跑下沒有停。

當兵時明明還很年輕,卻覺得自己已經老化了,偏偏又當班長,就是努力跑而已,沒有什麼自豪感。(反而新訓時覺得自己健步如飛,怪哉)

上個月上課時,看到教練還有余大哥雖然年紀比我大,但是體能與協調性非常的優,覺得應該好好學習。

禮拜一開始(109.3.16)忽然心中一股聲音覺得要跑步,就這樣跑起來了,雖然渾身酸痛喘不過氣來,但是終究還是有了開始,這時候腦中浮現洛基6裡面的經典台詞: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you already know. The world ain’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 It’s a very mean and nasty place and I don’t care how tough you are it will beat you to your knees and keep you there permanently if you let it.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a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Now if you know what you’re worth then go out and get what you’re worth. But ya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s,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saying you ain’t where you wanna b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 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 You’re better than that!

I’m always gonna love you no matter what. No matter what happens. You’re my son and you’re my blood. You’re the best thing in my life. But until you start believing in yourself, ya ain’t gonna have a life. Don’t forget to visit your mother.

雖然日子艱難,各種潛在的威脅與危險存在,想想洛基在風雨中keep moving forward!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 為什麼你的城市沒有足夠的自行車族 ]

自行車使用率高的城市擁有更高的幸福感、更富裕的市民,經濟發展也更強,而這還不包括對氣候變遷的緩解作用。

騎自行車是都市中最理想的交通解決方案,也是最有效的自產能運輸(self-powered transportation)。然而,除了少數例外,大多數城市還是繼續將大部分的交通預算用於汽車。

儘管在過去的十年中,全球對自行車的興趣不斷提高,人們對自行車的接受程度也比以前還高,但我們離實現真正的自行車城市仍然很遠。既然數據如此清晰、需求如此之大,為什麼我們沒還沒有看到自行車族的快速增長呢?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都市交通部門長期以來一直專注於一個目標:盡快使汽車通過城市。這個單一的目標使規劃者對於其他的運輸模式視而不見,並忽略了相關的潛力,導致在許多地方,沒有規劃給汽車使用的空間是非法的。

即使都市之中真的有許多人想要改變交通方式,他們也可能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決策者不想在「使用人口不足」的情況下投資自行車道,但實際上根本不須等待,因為事實證明,建立保護型自行車道和輔助性基礎設施就可以刺激使用率;其他像是共享單車之類的東西,還可以擴大訪問範圍並提高自行車需求的能見度。

為了應對都市交通發展的不確定性,運輸政策與發展研究所(ITDP)推出了「自行車發展道具箱」,用交互式的評估方式來幫助都市思考「阻止民眾騎自行車的障礙」,並根據都市的需求量身訂做相對應的行動計畫,以快速發展並改善自行車的使用環境。

道具箱發明人表示:「坊間有很多大量的資訊,在講述如何利用最新的技術和全球化的思維、如何實施具體的城市設計和政策,你很難確定從哪裡開始,或者應該優先考慮什麼東西。」

「我們知道,建立高品質的自行車道可以讓人們開始騎自行車,我的道具箱將這一點也考慮在內。但這也揭示了其他因素,例如人們對於自行車的負擔能力和學習騎自行車的能力,這些都會阻止人們開始騎自行車。」

哥本哈根指數(Copenhagenize Index)是一種針對自行車友好性的排名,而ITDP的「自行車發展道具箱」則是針對實際行動的。它確立了任何城市可以採取的步驟,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以解決騎自行車的特定障礙,同時為應對長期挑戰奠定基礎。

要打開道具箱,只要三個步驟:

1.完成都市環境評估
輸入您的都市名稱,並回答一些有關自行車可及性,安全性和其他都市發展狀況等基本問題。考慮都市設計和實施自行車計畫的能力,並確認您的都市的現行改善自措施。

2.制定行動計畫
收到一份相對應的10項行動清單,以幫助您的都市發展自行車運動。然後,您可以按照影響程度、投資成本或時間限制對這些行動計畫進行排序。

3.探索指標和關鍵資源
閱讀有關建議的衡量指標,這些衡量指標將幫助您設置一個基準,並在實際施行後追蹤進度,也可以瀏覽最佳案例資源庫以設計和實施各種方案。

要翻轉都市文化,從汽車為主的道路上創造空間,並轉移街道使用的思維,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於都市發展跟人類的未來非常重要。「我們建議採的行動在全世界都能實施,雖然有些東西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如果你的都市本來就是自行車天堂,那這個道具可以幫助你進一步轉變,激勵更多發展;如果你的都市才剛要開始考慮自行車,那這個道具幫你產生一個良好的起點。」

202003151127

2020年3月16日 星期一

李惠貞

給巴黎女孩們:

孩子們辛苦了,相信這段時間妳們身邊一定有各種聲音,以至於有時會懷疑自己的聲音。
我希望,妳要相信,面對沒有任何人可以給絕對答案的處境時,只要妳做了決定,就要相信那決定是最好的。
往後,所有大小決策中,都要包含妳自己的判斷和觀點。打開眼睛和耳朵,但心要定。

安頓好自己之後,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這件事。
首先,它是個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死亡其實很靠近。即便沒有全球性的疫情,死亡也從未遠離。不要迴避面對。
我們都害怕死亡,但是,沒有死亡,就不會有真正的活。
因為有終點,生命才會是一場歡慶。

不要讓恐懼凌駕我們的生活。
不妨這樣來看,這或許是一次比上學更珍貴的學習機會。
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觀察法國的媒體報導、社論、網路,看看這個國家和人民如何因應。

這回,我們感到先進國家好像沒那麼先進。
但,不論落後或先進,每個民族和文化都有自己的智慧,我們要看得更深。
義大利人或許太輕忽死亡的威脅,但看他們用音樂來為彼此打氣的種種行徑,又不得不佩服他們確實很懂得活。

在法國的妳們,希望也能用更深入的眼光去看世界。我想那會比在學校念四年書還要有更深刻的體會。
隔離的時間,不會是浪費的時間。
懂得運用的話,有一天我們回頭來看,它會是一段對我們的成長至關重大的時光。
不要輸給逆境,用我們自己的方式把時間贏回來。

每一天,用感謝的心情面對。在心裡好好地、真誠地祝福地球和人類,成為這個土地上一個傳遞正面意念的小小力量。妳的存在,對妳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祝福。
當妳這麼做的時候,妳就會感到自己是強大的,而不是受害的。

做好該做的保護之後,放輕鬆。記住,生命是一場歡慶。
用妳能做到的讓自己最開心、最成長的方式,去度過每一天。
平靜開朗的心情,是最強大的防護。

我們不需要彼此擔心。以祝福取代憂慮。
就讓大人好好看看,妳們能如何將一副壞牌變出美麗的花。

祝福每一位寶貝。

也在努力開出花朵的
台北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