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國際橋牌社小說》入手拜讀的那刻,光李靜宜老師的序與劇照,就讓我看了想掉眼淚,這部戲真的是一個集體記憶與價值回溯的成長影集,見證了民主的成長,社會的成長與變遷。

上集獨台會事件與《台灣人四百年史》的片段,就一直有段回憶希望能夠理清脈絡來分享,幾經構思,在上禮拜找到反服貿遊行時,史明歐吉桑發送旗子的相片時,忽然理解自己的感動與落淚原因何在,都連貫起來了,以下內容隨著記憶的明晰還會隨時增補,也非常感恩的心看這部戲與回顧我們的民主路。

毋忘初衷與毋負今日:

高中畢業時,很榮幸能夠參加第一屆青年國是會議,當時真的覺得見證與迎接了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因而感動寫下一篇感言:

我看青年國是會議

        當我步出青年國是會議的會場時,我的心中是百感交集的,一方面感念於台灣民主意識的昂揚,使我們年輕人有一個開放的議事空間,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建言;另一方面也擔心:這會不會又是一場熱鬧的大拜拜,等到熱情一過,就又不了了之了?
        這次青年國是會議其實是台灣民主進程的一大進步,更是全球華人歷史上的第一次,由青年公民在凝聚共識後,撰寫國是建言成為政府施政的參考,並公諸社會以昭公信!這實在是劃時代的進步,年輕人再也不用遭受「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揶揄了,反而能夠大大方方的直接對於政府的施政提出建言!事實上,任何一個民主進步國家的青年公民都不會是,也不該是政治文盲或冷漠公民的!就是因為不斷有青年力量的推動,歷史才能不斷的向前,從「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五四青年,到高舉「廢除萬年國代」的野百合學運,我們都可以感受的到當時的年輕人是以多麼悲壯的心情在表示對於國是的關心。而今天我們可以用對等的身份和總統,五院院長對談並提出國是建言,這不啻是時代的進步,更是台灣青年民主意識深耕的極至表現!
        既然我們擁有了歷史上第一次的青年國是會議,我們就有責任使她永續長存,成為所有年輕人表達對於社會政治關心的平台,而不是政黨青年軍卡位或者是曝光的場所!當台灣有了總統直選,有了公投之後,青年公民的議事平台將是不可或缺的必經之路,畢竟年輕人的問題就應該要由年輕人提出與解決!時代的浪頭已經襲來了,我們準備好乘風破浪了嗎?

大二時在東海書苑打工,旁聽了一次非常隆重的座談會,史明歐吉桑,陳玉峯教授,張啟中醫師等長者齊聚一堂。會後,歐吉桑很認真的看著我,有力的握手,勉勵我們年輕人「莫忘初衷」!

那時候感動也困惑,我還沒20歲,我有什麼志向呢?我連摸不著邊的夢想也沒有,何況初衷??一位長者會這樣認真的鼓勵與勉勵,不會是空泛的言談,但是我真的還在摸索...

後來的幾年,逐步確立自己的學習領域與關心所在,其實始終圍繞在一種和諧共生的生存之道,並且逐步文字化歸納出我的志趣所在:

弱小民族的不敗不亡之道
人類社會的合理生存模式

而在政治上的關心,因為出生的年代與背景,民主自由已經是最基本要求,轉而對公民社會的深化與環境生態優先的綠色環保政治主張為主

在2014年3月30日 反服貿遊行時,幾經思考,決定和妹妹一起北上參加,那時候的政治思考已經在左右統獨之間思考與觀察許多,也不會對於奇魅型領袖有迷戀或者政治學說信以為真,純粹是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對民主自由有努力有作為。

如果要說,或許《龍德寺 錢神電信》的話比較接近當時的心境:「自由,沒有政黨;自由,不為利益左右;自由,不受生命威脅。至於年輕人崇拜暴力、色情和叛賣行為是一代人的因緣,不可以因為上當受騙,不可以因為中了陰謀詭計,不可以因為利益而出賣了自由!」

艾倫·杜勒斯又云:「只有極少智者,才能認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我們會把這些智者置於孤立無援的窘境,把他們變成眾人恥笑的對象,我們會找到譭謗他們的辦法,宣佈他們是社會渣滓。」

參加遊行前,內心百感交集,寫下這幾句話,跟當年18歲時躊躇滿志,十年過去了,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在對與錯之上,有一座花園,我將在那兒,與妳相遇!──魯米。

自由 自主 自治的台灣,需要我們一起以行動來支持!

公民身分,既是權利,更需要自覺的行動來維護。

反服貿與後續事件,是台灣邁向更成熟審議式與參與式民主之契機,讓我們一起拉高視野,思考一下,我們想要生活在怎樣的台灣,我們又要留下怎樣的遺產給下一代!

當山河破碎,食安風暴,核四核五&各種各種,因為我們每一個個人太渺小,因此無能為力,那麼這次

站出來,表達自己對台灣的支持,熱情與愛

在行動中一點一滴型塑台灣公民的集體意志與行動

支持民主自由的台灣 支持屬於每一個公民自由意志

感恩台灣 我愛您!!」

在這時候,在人群中,遇見史明歐吉桑,看著他奮力在民主戰車上挺立,發送旗幟,趕緊上前握手與拿旗子。

那天非常的熱,滿腔的熱血,也被日頭照得很沸。

那時候又想起史明歐吉桑當年的勖勉,感恩且慚愧,實在沒有想到什麼辦法。

後來的時光,讀了許多大德的大作,也參考了各式各樣民主運動,社會運動,從最溫和的靜坐到最激烈的抗議甚至暴動的報導與文獻都學習都閱讀。

漸漸理出一個頭緒:生態國安的理念。
而更後來,在ZCS防衛技術概念(教練團出生入死,走過許多危險暴動戰亂地區,從事過從最溫和的防衛性民政到準軍隊的民兵訓練指導)的指導下,寫作了《風雨中抱緊自由:反暴力抗爭手冊》、《ASI生存概念》。

從ASI生存概念到生態國安:一種多視角的生存術與生命關懷

「苦難在何處顯多,恩典便在何處顯多。」這句斯多噶學派式的格言,在氣候極化、瘟疫流行、蝗災為患的時候,更是值得細細深思-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痛定思痛,從生態平衡與人道合作角度思考與調整自己與所處社群,整合成為生界生命線的一環,而這也會給自己帶來一線生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595840900662349&id=1702983033281478

   〈彼得潘計畫〉 2005/7/28
壹.     目的意義:
                一.     建立台灣社會質變的基礎。
                二.     傳播社會主義與建立對社會正義及社會結構其意義的認識,導正資本主義缺失,節制非生存需要的慾望,落實社會正義與實踐。
                三.     使所有生命的生存關係和諧。
貳.     計畫作為:
                一.     建立計畫行動基礎。
以「東海書苑」為基礎點,將此書局建立為一個人文薈萃的開放空間,以之為輻輳點,藉以聯結各方人士與團體,形成共識,確立共同行動目標及計畫,切實施行。
              (一).     書局本身作為。近期三年目標:2005/092008/09
1.   整建書局財務。
提增書局營收,使書局能在12年後有足夠的基本財務能力,自行提供書局所辦活動所需的費用,(預計一年1015萬元)。書局相關的現今財務狀況及營運計畫,另見附件1
2.  推廣閱讀行為,加強連結書局與社會大眾、各級學生的聯繫。
(1)      加強書局與東海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相互行為的連結。第1年以東海、靜宜兩大學為主。增加與兩校各院系、社團等學生相互行為關係,使書局成為學生活動的場所之一,進而將社會賢達、社會團體等各方人士與學生相互接榫,達成行動基礎的深化。
(2)      2006年開始舉辦「行動實踐於理論」講座活動。開始聯結社會各方人士、社會團體,使各方所努力的行為能有所輻輳匯聚,不再是單一的行為而能彼此有所聯繫助益,使各方行為的能量能相互照映、充實,且對青年學生宣傳並建立其對知識理論確切認識,培養行動意志且具體落實行動。減少各方行為揚湯止沸的風險可能,確實達到改善社會的釜底抽薪意義。
(3)      加強推廣書局對大台中地區社會人士與各級學生的知名度。奠立中程計畫基礎──開辦社會講座(第46年)­。第5年檢討規劃開辦公民大學的可行性。
3.   
                二.     深化與拓展計畫行動基礎與對象。初期計畫以連結書局活動配合實施。
                三.     聯繫各方人士共同協議培訓青年人才,深化改造社會的基礎。
                四.     兼顧社會問題的政治層面考量,議定相對應的行為與實施計畫。
目前提議──擬定組成推動計畫基礎團隊──此暫定為「圓桌武士」計畫,此計畫用意有二:第一乃確定計畫的執行與達成所確實執行人員;第二做為著手介入社會運作機制的準備。
                五.     考量未來是否介入執政的議定。
不論議定改造社會的計畫需不需考量介入執政,每5年徹底檢討所做的活動與行為,對計畫的達成是否有確切的有效,及相關的社會思想、文化、政治等相關連層面的對應處置。
                六.      
                七.      
參.      
肆.     〜〜



   〈彼得潘計畫〉 2005/7/28
壹.     目的意義:
                一.     建立台灣社會質變的基礎。
                二.     傳播社會主義與建立對社會正義及社會結構其意義的認識,導正資本主義缺失,節制非生存需要的慾望,落實社會正義與實踐。
                三.     使所有生命的生存關係和諧。
貳.     計畫作為:
                一.     建立計畫行動基礎。
以「東海書苑」為基礎點,將此書局建立為一個人文薈萃的開放空間,以之為輻輳點,藉以聯結各方人士與團體,形成共識,確立共同行動目標及計畫,切實施行。
              (一).     書局本身作為。近期三年目標:2005/092008/09
1.   整建書局財務。
提增書局營收,使書局能在12年後有足夠的基本財務能力,自行提供書局所辦活動所需的費用,(預計一年1015萬元)。書局相關的現今財務狀況及營運計畫,另見附件1
2.  推廣閱讀行為,加強連結書局與社會大眾、各級學生的聯繫。
(1)      加強書局與東海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相互行為的連結。第1年以東海、靜宜兩大學為主。增加與兩校各院系、社團等學生相互行為關係,使書局成為學生活動的場所之一,進而將社會賢達、社會團體等各方人士與學生相互接榫,達成行動基礎的深化。
(2)      2006年開始舉辦「行動實踐於理論」講座活動。開始聯結社會各方人士、社會團體,使各方所努力的行為能有所輻輳匯聚,不再是單一的行為而能彼此有所聯繫助益,使各方行為的能量能相互照映、充實,且對青年學生宣傳並建立其對知識理論確切認識,培養行動意志且具體落實行動。減少各方行為揚湯止沸的風險可能,確實達到改善社會的釜底抽薪意義。
(3)      加強推廣書局對大台中地區社會人士與各級學生的知名度。奠立中程計畫基礎──開辦社會講座(第46年)­。第5年檢討規劃開辦公民大學的可行性。
(4)      講座活動舉辦計畫:
A.     第一階段(第24年)講座主題依序為:1.思考。 2.判斷。 3.行動。 4.教育。
B.      主要議題講座時間預計為5個月,每月1次每次120150分鐘(80100分鐘演講,其他時間相互問題討論。)
C.      一般議題講座時間預計為23個月,每月1次每次120150分鐘。
D.     120052006/08以與一般生活配合的議題舉辦,目的為先吸引青年學生參與的意願。如:1.健康議題。2.大學生活。3.環保。4.生活休閒。5.商業、職場資訊等等。
E.      2年開始籌辦主要議題講座。主要議題講座內容規劃,由圓桌會議討論議定。
(5)       
                二.     深化與拓展計畫行動基礎與對象。初期計畫以連結書局活動配合實施。
                三.     聯繫各方人士共同協議培訓青年人才,籌畫興辦教育(籌辦公民大學或中小學校),深化改造社會的基礎。
                四.     兼顧社會問題的政治層面考量,議定相對應的行為與實施計畫。
目前提議──擬定組成推動計畫基礎團隊──此暫定為「圓桌武士」計畫,此計畫用意有二:第一乃確定計畫的執行與達成所確實執行人員;第二做為著手介入社會運作機制的準備。
                五.     考量未來是否介入執政的議定。
不論議定改造社會的計畫需不需考量介入執政,每5年徹底檢討所做的活動與行為,對計畫的達成是否有確切的有效,及相關的社會思想、文化、政治等相關連層面的對應處置。



   〈書局活動計畫〉2005/7/28B
壹.        活動目的意義:
                一.     建立台灣社會質變的基礎。
                二.     宣傳社會公義理念及傳播對社會結構其意義的認識,推動與落實社會正義與實踐。
                三.     增加社會對生命的生存關係,有和諧的理念與行為。
貳.        活動計畫作為:
                一.     建立推行計畫的行動基礎。
以「東海書苑」為基礎點,將此書局建立為一個人文薈萃的開放空間,以之為輻輳點,藉以聯結各方人士與團體,形成共識,確立共同行動目標及計畫,切實施行。
              (一).     書局本身作為。近期三年目標:2005/092008/09
1.   整建書局財務。
提增書局營收,使書局能在12年後有足夠的基本財務能力,自行提供書局舉辦活動所需的費用,(第1期預計11015萬元)。書局相關的現今財務狀況及營運計畫,另見附件1
2.  推廣閱讀行為,加強連結書局與社會大眾、各級學生的聯繫。
(1)      加強書局與東海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相互行為的連結。第1年以東海、靜宜兩大學為主。增加與兩校各院系、社團等學生相互行為關係,使書局成為學生活動的場所之一,進而將社會賢達、社會團體等各方人士與學生相互接榫,達成行動基礎普遍性的拓廣。第二年視實際情況,開辦小學生或其他對象的相關課程,增加計畫縱深面的紮根。
(2)      2006年開始舉辦「行動實踐於理論」講座活動。開始聯結社會各方人士、社會團體,使各方所努力的行為能有所輻輳匯聚,不再是單一的行為而能彼此有所聯繫助益,使各方行為的能量能相互照映、充實,且對青年學生宣傳並建立其對知識理論確切認識,培養行動意志且具體落實行動。減少各方行為揚湯止沸的風險可能,確實達到改善社會的釜底抽薪意義。
(3)      加強推廣書局對大台中地區社會人士與各級學生的知名度。奠立中程計畫基礎──開辦社會講座(第46年)­。第5年檢討規劃開辦公民大學的可行性。
(4)      講座活動舉辦計畫:
甲、        第一階段(第24年)講座主題依序為:1.思考。 2.判斷。 3.行動。 4.教育。
乙、         主要議題講座時間預計為5個月,每月1次每次120150分鐘(80100分鐘演講,其他時間相互問題討論。)
丙、        一般議題講座時間預計為23個月,每月1次每次120150分鐘。
丁、        120052006/08以與一般生活配合的議題舉辦,目的為先吸引青年學生參與的意願。如:1.健康議題。2.大學生活。3.環保。4.生活休閒。5.商業、職場資訊等等。
戊、         2年開始籌辦主要議題講座。主要議題講座內容規劃,由圓桌會議討論議定。
                二.     深化與拓展計畫行動基礎與對象。初期計畫以連結書局活動配合實施。
                三.     聯繫各方人士共同協議培訓青年人才,籌畫興辦教育(籌辦公民大學或中小學校),深化改造社會的基礎。
                四.     兼顧社會問題的政治層面考量,議定相對應的行為與實施計畫。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Free9
意義
計畫名稱定為Free9,既有free night的諧音,亦有英良學長所謂的黃金9點的意味在裡面,希望能讓讀者在輕鬆自由的心情下來到書苑,藉由一系列的活動達到與讀者知識交流與分享的效果。

目的
1延續當初設定書苑為「開放空間,知識交流平台」的初衷,並為往後書苑各種社會推廣活動累積能量與經驗。
    2增加小教室空間運用與其附加價值。
    3透過各項活動的舉辦,期能形成同好會並創造新客源。

計畫內容
1主題知識影展:書苑上學期的影展已漸漸引發客人的興趣與探詢,因此不宜斷然放棄,然播放電影有其法律與市場上的難度,因此我打算改變影展方式,改播放社會人文主題之正版影片(由圖書館與都市史吳介英老師處取得)。
   第一期主題擬以<都市發展史>作為主打,原因有二,一來此主題對建築、歷史以及古文明愛好者都具有吸引力;二來此課程我正在修習頗有興味,且有相當程度之背景知識可與讀者討論交流。
2讀書會書苑是絕佳的讀書會場,然而以過往辦讀書會的經驗來看,參與者往往欠缺恆心和相關素質,因此讀書會在此的設定是針對三種情況,以免良莠不齊,一是往後free9形成同好會後可舉行;二是培養有意讀好書以及社會實踐的人才,提供場地與相關知識;三是若有既定之社團或讀書會有意借用小教室可視情況提供。
3推薦書單:往後將以「小草」為代號推薦書單,作為學長選書的參考。
   4以上提及三項是操之在己且確實可行的活動,我會盡力去推動,此外這段時間我和學校社團與學生會多有接觸,若與其合作有益於書苑活動推廣與社會實踐亦可將其引進。活動的推廣是需要實踐與時間累積的,因此有些點子我想再醞釀一段時間,等到時機成熟再提出與推廣。
曾經在書上看過有關花藝的介紹,其中明朝隆盛理念花的概念最為我所欣賞,「說到隆盛理念花的特點嘛,不外枝葉俯仰各得起所,剛柔並濟繁而不亂虛實相應隆重典麗」把這個概念運用在書苑的經營上,正好可以呼應老師在書苑營收提升計畫上的目標,以下是我的做法和構想:
一、               提升書苑和學生的連結 店內的書籍主要對象為社科院、文學院和建築、音樂、美術系的學生,但是目前的問題是他們未必會對書苑內的經典讀物有興趣,有意願買課本的都算是勤學的人了,針對目前的狀況我所想到的做法是:(1)請工作人員紀錄顧客購買課本的版本與書目並進行彙整,因為以我目前調查的顧客群而言,他們看到架上沒有書的情況下,會去詢問書目的人幾乎為零! 因此架上保留基本的課本是必須的,甚至我們還可以請工作同仁主動詢問客人是否要找書或購買課本,我想,在不干擾客人的前提下,這樣的服務是很貼心的! 2)針對經典好書系列,我們可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進行導讀或至少是簡介,因為我們已經有新書平台的設置了,若再附設好書評台則更顯相得益彰<關於這方面的構想可以和書苑的部落格以及書苑刊物加以結合,如此一份文本可以同時在網路,刊物以及口耳相傳間流轉,其影響力將不可限量,詳細內容見後> 3)我目前已經把書苑介紹給建築、音樂、日文系的同學了、目前我正想辦法透過學會某有力同學的力量,把書苑推廣出去,屆時或可直接讓會長來和老師談生意,如此則又多一大型社團的連結! 4)目前我正在進修都市計畫學程,其中學程的主任對我曾有不錯的印象,或者我們可直接拜訪吳介英老師請他接受書苑的服務。
二、               書苑影展的規劃 以「英雄影展」為例,除了電影的欣賞和導讀外,我們還可設立一平台就專門陳列戰爭、戰史、戰略學等相關書籍,使觀眾在看完電影感動之餘還有一深入探討之機會。目前我還沒有能力企劃電影主題,但是相關選書我有自信可以完成。

三、               書苑部落格及其「苑」景 以上諸端可稱理念但談不上「隆盛」,以下所談才是真正繁而不亂隆重典麗的妙諦所在!李敖主持文星之時,「用雜誌強打,使書店上壘,以書店配合雜誌運作,行成思想大圍標」遂使文星一戰成名,今天我反其道而行,配合當紅的部落格,「用書店強打,使部落格上壘,以部落格配合書苑運作,以作網路書店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