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維棕(《汐止文化網》創辦人)
從事文史工作近30年,在地方資源缺乏、透過文史工作謀生不易的背景下,許多朋友總會好奇:「作為專業的文史工作者,究竟如何謀生?」
雖然建構地方文化資料庫,為地方蓋上一座「虛擬圖書館」,提供人們搜索資料的便利,對台灣而言也極具價值,但這項需要孜孜矻矻長期蒐集資料和撰述的工作,若沒有公部門或企業作為後盾,想要長久持續下去的確非常艱難。這個「艱難」除了呈現在許多古蹟或遺址需要公部門的介入才得以保存外,也直接反應在專業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可能面臨的斷炊問題。
成本和收益無法平衡 是主要困境
投入文史工作必須花費許多成本,包括時間、技術和執行成本。專業工作者必須對地方瞭若指掌,長期投入的心力和在地方上工作的時間,更是難以計算。直接面對的壓力,就是這些專業和花費的成本,是否真能轉成實際效益例如收入來源。誠如一位學術工作者花許多時間研究學問,在他的領域裡,所花費的成本都將轉化為收入和地位一樣。
一位專業的地方文史工作者,除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作文史資料收集外,甚至還要做許多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不同的是,很多地方文史都缺乏文字記載,除了必須在圖書館查詢資料外,更多是必須做口述歷史的記錄,還有各種文物遺跡的調查,十分繁瑣,因此具備耐心很重要。此外,地方文史牽連到地方人脈的複雜性,甚至許多地方文物也與公共政策有關,例如馬路劃過私人古蹟,所面臨的拆除問題等,其艱難與複雜,比起一般的學術研究有過之而無不及,卻又很難將實際投入的心力轉化成實際的收入和地位。
簡單地說,在台灣想要作為一個專業的文史工作者,並想從這個志業獲取應有的收入、地位,亦即由志業、職業進而變成一份事業,無異是天方夜譚。如果不是把文史工作當作一項「志業」來投入,一開始就抱持康德所言的「無利益心」,就不可能長期從事。
政治金援 對文史工作並非長久之計
我認識許多地方文史工作者,因為長期關心在地,漸漸熟諳地方政治人物,因此也透過關係獲得一些資源。當這些關係保持良好時,可以讓文史工作不斷持續下去;然而當地方政治輪替時,資源一斷絕,工作也就無法再進行下去,這在全台各地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以台北縣轉成新北市為例,原由地方鄉鎮市長、代表、縣議員等地方政治人物所分配的鄉鎮資源,改為「區」後資源散失殆盡,許多從事在地文史工作的人,縱使有理想、有熱情,也難以堅持下去。
文史工作要能長久,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在新時代裡必須認真思考,是為拿資源來做這項工作?還是把它當作一項志業?若是前者,那可能會很失望,因為地方資源原本就少,地方文化的保存與維護,在台灣這幾年的政治風氣轉變下,也越來越不容易。因此從事地方文化的人若還寄望於政治支援,勢必緣木求魚。
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曾說:「在文化藝術裡,如果從『理想』開始總是靠不住的,因為文化藝術家所倚靠的是生活的富裕,並不是倚靠抽象的普遍觀念而富裕!」熱情和理想並不足以當飯吃,這項志業要能持久,專業文史工作者最好必須多練就一些「吃飯」的功夫,亦即專業的營生技藝,或是可賺錢的業務,並加強理財的能力。當財務自主的同時,投入地方文化的熱情會更炙熱,縱使環境艱難,仍會堅持理想,文史工作也才能作得長久,對地方的發展也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力,進而創造三贏的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