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Red Team
紅隊,這是個廣泛的名詞,簡單解釋就是測試,包含了壓力測試、實境模擬、恐懼克服等3大項;不同於比賽競技,因為它必須是相同的技術、同樣的體重等級、在一個固定的環境擂台、有一位甚至多個裁判、有限的時間和規則下,進行一個得分和規範下的勝利,許多系統都稱它為格鬥、對打,同時也聲稱提供了自我防衛;但在防衛訓練(self defense)中,這並不符合暴力場景中的現實面,
我們也許知道,暴力攻擊並非機器人般的打擊與律動,當做出對攻擊者反應時,攻擊者也相對的做出反應,對雙方而言,這類似驚喜與預想不到的。
這訓練必須跳脫理所當然與預先設計的攻擊機器人模式,許多狀態下反擊技術並非能百分百讓被襲擊者全身而退、許多場景很多單一技術並無法適用、大師般的手拍手動作對抗攻擊者,在非機器人模式下並不是有效。
1.
幸運的大數人未曾遭遇暴力場景及意外,我們先讓訓練者模擬一位暴力攻擊者,讓他以暴力方式試圖達成某些目的,如口角爭吵提升至肢體衝突、搶劫甚至暴力脅迫,或是反社會人格,用攻擊者的角度思考行為模式,用攻擊者的角度理解暴力。
2.
許多狀態下,言語、動作都會提升威脅層級,這對攻擊者而言,立場是對調且相反的;原本言語的衝突升高、原本單純的肢體碰觸升高至攻擊者拿出預藏的各式工具或是眼前足以傷人的物品,這對防衛者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狀態;在模擬互動中,我們判斷被襲擊者的行為、動作,逐步降低或升高威脅等級,這無法預判的型態,有助於大腦的判斷訓練;在每項模擬之前,疲勞訓練已經提前運作,被襲者將是腎上腺素提升且呼吸急促與心跳加快,這可部分模擬當下緊張或慌張狀態,被襲者必須學會自我控制,包含情緒與思考甚至語言、肢體表達。
3.
這類測試的型態非常廣泛與無情,對一般人而言,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導入衝突威脅,目的是體驗真實的暴力場景,將學習的防禦框架、防衛技術或本能反應行為,在一對一、一對多的環境下,做出思考、判斷與動作,最終的要求並非反擊或戰鬥,人類最特別的地方是無盡學習的大腦,許多方式都能避開危險、遠離危險,保持自己的安全才是存活的重點。
特定工作需求的學習夥伴如執法者或相關安全從事人員,Red Team 相對複雜許多與嚴苛。徒手及器械運用、控制要求、清場以及個人、團隊合作,日後再詳細說明。

總結:
Red Team是pressure testing (壓力測試)升級訓練,心理、身理素質都必須接受考驗,從未接受相關訓練的人,也能從這類低強度的訓練中,體驗暴力襲擊,或者驗證自我技術及概念;Red Team成員的構成,以相關暴力威脅受害者及相關安全人員為最佳,包含了犯罪行為、人類行為研究者、實際接觸戰鬥戰術經驗者、系統武術學習及教育推廣家、特定訓練單位成員。
對大多數的一般人而言,打鬥、器械反擊並不是我們的要求,ZCS的三項訓練(Urban survival、Self protection、Personal security)也非格鬥為主體;在確保自身安全為主的條件下,冷靜、正確的大腦思考、有效率的侵略式防衛、日常的指標性體能訓練,Red Team相關訓練或許讓提倡武術運動、防身搏擊格鬥單位質疑防衛技術/概念系統的的正統性;但依照個人所學及接觸,防衛效率、安全是必須融合各項技術,藉由高威脅驗證和實作才能雙向學習成長,更有助於大眾對暴力的認識。

註:沒有限制、沒有規則、沒有公平這是暴力威脅衝突的特性,我們的訓練很簡單~Hard to Kill

全國電子報 ASI生存概念專欄
http://www.natnews.com.tw/news/news-50145.html

ZCS防衛技術/概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563482015225&id=5371702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