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 星期二

值得參考一下:王前輩所述之古.今.戰法戰略:

東西兵學論戰
王長河

摘要:「戰略理論」不應有中西之別,東方強調象化,西方強調量化,實為一體兩面,互為表裡,相互補實。中國《武經七書》王陽明手批本中各篇前字以「聖、明、允、廣、齊、誠、篤」表達,而現代兵學可用「活、武、圓、騎、協、聯、太、巧」等象化文字表達,都是述說「行為者」如何「活」的道理,可用於國家、社會、軍隊、家庭、企業。
Abstract: There tends to be no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trategic theories. As both sides of a coin, Eastern strategic theories are rather figurativeness-centered while Western ones quantification-oriented. Each chapter of Wang Yang-Ming’s Note on the Chines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is expressed with the words as Saint, Bright, Fair, Broad, Even, Honest, and Sincere. Nevertheless, Modern military arts can be described with the words as Living, Military, Round, Riding, Cooperating, uniting, excessive, and skillful. Both teach the actor how to “live,” which may be applied in the governance of state, society, army, family and enterprise.

關鍵詞:兵學、武經、戰略
Keywords: Art of War,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Strategy.

一、前言
「戰略」是作戰(競爭)的謀略,是一種建立或運用資源/手段達到目的的思想、行動與計畫,為「行為者」生長而服務,在字義上涵括西方的「Strategy」。
古今中外,論戰略者如過江之鯽,始因個人出身背景、經歷、學養、社會文化各有所異,然戰略者實為一,如山峰與登山路徑之別而已。
人類歷史僅記錄千年,受文字傳譯影響,東西方出現象化及量化思維的差異。東方象化思維導致重精神與威脅,西方量化思維導致重物質與能力,如同陰陽兩極,互為表裡。東西方戰略理論因文字媒介不同,展現不同的風貌,國人往往受譯本影響,曲解原義。
本文藉導讀東西方各家兵學聖典方式,用中文(圖象)重新詮釋戰略理論,並依時代不同,區分為古典、國家兩階段,作戰思維從二維(2D)→三維(3D)→四維(4D)→多維空間,讓後進者領悟戰略理論精要,而非坊間誤譯、誤序、導讀、重點提要所產生黑白問題。
二、東方兵學聖典
東方兵學聖典有中國的《武經七書》及日本宮本武藏(みやもとむさし)的《五輪書》(ごりんのしょ),其後兵書多偏重於術、技、鬥層次,故予省略。

《武經七書》
中國以象形文字為思想意識的傳遞媒介,造字用「六書」[1]模式,師法自然的結果,產生「象化」思維,並以「取象比類」[2]、「合理外推」[3]方式推理延伸。
《武經七書》是為聖者必修的基本功,涵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司馬法》、《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尉繚子》、《三略》、《六韜》等七本兵書,王陽明手批本各篇前字為該兵書核心思維與哲學(篇前字如圖1),等同於密碼,循「義釋→揣摩→觸類旁通」[4]途徑來體會與領悟,即可洞悉中國兵家奧密。


圖1 《武經七書》王陽明手批本各篇提字
資料來源:王陽明手批,《武經七書》(桃園:陸軍指揮參謀學院,1966年5月印行),頁1、77、149、311、417、489、553。

《孫子兵法》融通日、月、星辰的易理,循「兵+道」的途徑,闡釋天地人的戰爭哲學與思維,13篇採「明」的方式舖陳(章節名稱如圖2),各篇按「道、天、地、將、法」等五個段落來論述,計6109字。


圖2 《孫子兵法》的章節名稱

《吳子兵法》現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等六篇,整篇論述援引「儒家」思維,以「仁義」為核心,用問答形式陳述,各篇以文侯、武侯、吳子斷句,計4748字。
《司馬法》現存〈仁本〉、〈天子之義〉、〈定爵〉、〈嚴位〉、〈用眾〉等五篇,論述援引「儒家」思維,先論「仁本」,次論「義」理,接續強調定序、守位問題,最終以用兵作結,有如《大學》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鋪陳,井然有序,各篇以「古者」及「凡戰」分段闡釋兵家之學,計3442字。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為記錄唐太宗李世民與武將李靖在兵法上的對話集成,藉問答間之氛圍,貫穿前後兵家論述無法讓人理解的部份,區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為「兵法」,以「奇正」為論述核心,內容涵括伐高麗、兵法及軍制、戰法、訓練、制夷策略等;中卷為「陣法」,以「虛實」為論述核心,內容涵括兵法、統治、陣法、教兵等;下卷為「將兵」,以「攻守」為論述核心,內容涵括用兵、輔政、將道等,總計唐太宗101問與結,李靖89答,10315字。
《尉繚子》援引「法家」思維,以「法、殺」為論述核心,區分為上、下兩卷(章節名稱如圖3),上卷12篇為軍事論述,下卷12篇為軍事教令,有商鞅學稱,[5]為兵家中的法學。


圖3 《尉繚子》的章節名稱

《三略》援引「道家」學說,以「柔弱、低下、無為」為論述核心,區分為〈上略〉、〈中略〉、〈下略〉三篇,以夫斷句,用《軍讖》、《軍勢》天命所述佐證,計3824字,自喻「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姦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
《六韜》為武經的總結性論述,字數最多,涵蓋面最廣,於王陽明手批本中,涵括「齊、誠、篤」三種學問,「文、武、龍、虎、豹、犬」等六韜的篇名(章節名稱如圖4),取象化思維表述,意指分別論述王、相、帥、將、校、尉等六個不同位階的韜略。


圖4 《六韜》的章節名稱

《五輪書》
《五輪書》因受中國象化思維的影響,其作品亦有中國風,區分為地、水、火、風、空等卷(章節名稱如圖5),以代表武藝的五個層次,「地」意指武術場域,地之卷在論兵法、戰法;「水」意指形,變化無窮,水之卷在論述二天一流的劍法;「火」意指戰,浴火重生,火之卷在論述作戰、戰鬥的戰場實踐;「風」意指時尚、門派,風之卷在論術各家兵法的優缺點;「空」意指無,學會忘記,空之卷在論述武術的最高境界-通→空明→禪→道。
〈地之卷〉「兵法論」意指:各業恪守其道,才能生存;「二天一流」意指:兵器要有一長一短,長者制敵,短者禦敵;「爭戰的節奏」要優美和諧,大小快慢適中,符合規律。
〈水之卷〉涵括心法、步法、刀法、劍法,心法強調靜時心不靜,急時心不急,勝兵先勝,人刀合一。
〈火之卷〉是以火喻戰鬥的策略:應認清形勢,搶佔先機,制人而不制於人,出其不意,且攻心為上。
〈風之卷〉細述劍道各派風格,包括風格、大太刀、蠻力、脇差、強調招數…等,並提出二天一流沒有什麼絕招,唯有靠自己用心去體會,理解兵法精髓。
〈空之卷〉空是忘記兵法,既是知無,也是知有,強調二天一流的最高境界是空明,是禪,看清事物,看清人我,看清一切。


圖5 《五輪書》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宮本武藏(みやもと むさし),《圖解五輪書》(ごりんのしょ),柳守敬編譯(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9年1月),頁15-17。

三、西方古典戰略
西方文字多以拉丁文書寫,倡導科學,認為科學是可以複製、重製、檢證,強調量化,西方作文如中國字典,先形聲定義,後象意→解釋→類推→反意,也就是先命題、定義、界定研究範圍與方法,後考量外環境、內環境、領導者、政策…等主客觀因素,經統計、歸納、分析、演繹…綜合整理後,提出理論、法則的解釋,再批判並提出應用等結論,供後人參考。
西方古典戰略有: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Vom Kriege)、約米尼(Antoine-Henri, baron Jomini)《戰爭藝術概論》(Précis de I’ art de la guerre)、海權論(Sea Power)等。

《戰爭論》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為西方古典戰略聖典,克氏受普法戰爭戰敗的影響,立志於軍事改革,在其任教職期間,綜整了1566至1815年大小130戰例,釐出戰爭的理論。
《戰爭論》一書計8篇(章節名稱如圖6),其中7-8篇並未完稿,由其遺孀瑪麗整理出版。然在寫作7-8篇〈進攻〉與〈戰爭計劃〉時,他發現前面所寫的六篇並不嚴謹,需要重新修正,可惜未竟全功,即已辭逝。
《戰爭論》一書就是按科學的途徑舖陳,首論戰爭的性質、戰爭理論,而後論述戰鬥、軍隊、防禦、進攻等運作細節,最後以戰爭計劃作結,此模式成為專業軍事教育與訓練的準繩,現代專業軍事教育即按「理論、應用、實踐」三階段進行,終以兵棋推演作結。
《戰爭論》備受推崇之處在於他的思想,提出諸多戰爭具體的論述,認為戰爭是政治的手段之一;戰爭區分為絕對的與真實的兩種,也就是無限與有限;戰爭是精神+物質+將法的總和,是政府、軍隊、人民三者的合成體;戰爭的行進是一種磨擦,不但是物質的消耗,也是精神、體力與將帥意志的消耗;戰爭是向心與離心的數學幾何,強調集中,以多勝少;攻擊與防禦是積極與消極的表現,影響力量有其極點,實為一體的兩面,因地制宜;戰爭計劃首重目標,也就是作戰重心,量力而為。
《戰爭論》的論述與《孫子兵法》極其類似,採相對的二元思想論述,〈論戰爭的性質〉〈論戰爭理論〉似〈計〉〈作戰〉〈謀攻〉,〈戰略概論〉似〈形〉〈勢〉〈虛實〉,〈軍隊〉似〈行軍〉,〈戰爭計劃〉似〈軍爭〉,〈戰鬥〉〈防禦〉〈進攻〉似〈九變〉〈地形〉〈九地〉〈火攻〉。
然國人受翻譯的影響,經常誤解西方「量化」文字的原意,經常作字義的論辯,毫無意義,應論其根源以融通中西。如:論戰爭的向心與離心,實為中國的「方圓」陣法,守是方,攻是圓,守是離心,攻是向心。我們依此重新檢證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興衰過程,即可獲得引證。
因此克勞塞維茨並不完全認同約米尼的「點、線、面」的戰爭幾何學,因其缺乏「勢與行軍」的註解。


圖6 《戰爭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戰爭論》(Vom Kriege),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北京:解放軍,2005年1月),目錄頁1-3。

《戰爭藝術概論》
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為西方古典戰略之一,為野戰用兵的首學。
《戰爭藝術概論》一書計7章47節(章節名稱如圖7),按政策→哲學→計謀→交戰→作戰→勤務→用兵部署的邏輯舖陳,有如中國古典兵學中的《六韜》,屬兵學中的理論。然約米尼受陸上戰史的局限,因此首章〈戰爭政策〉先界定十種戰爭的類型,以迴避有限與無限、真實與絕對等戰爭二元思想-藝術的論證,接續利用點、線、面的數學邏輯提出作戰體系、戰區、作戰基地、戰略點、線、戰區決定點、作戰目標、線、正面、補給線等操作性概念,及陸上作戰原理原則等,成為各國專業軍事院校教育2D圖紙上可操作的重要軍事理論。


圖7 《戰爭藝術概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若米尼(Antoine-Henri, baron Jomini),《戰爭藝術概論》(Art of War),劉聰譯(北京:解放軍,2006年1月10日),目錄頁1-5。

《戰爭藝術概論》與中國的《六韜》極其類似,如〈軍事制度〉與〈龍韜〉論述內容相近,但《六韜》文字簡約。然有論述範圍與思維表達、方法上不同:《戰爭藝術概論》為純軍事論述,而《六韜》含括治國平天下的統戰道理,探討範圍較廣;軍事作戰表述不同:《戰爭藝術概論》強調量化,以點、線、面三角幾何關係透析戰爭哲理,而《六韜》以象化闡釋作戰法則,實則互為表裡,有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現象。
《戰爭藝術概論》〈戰略計謀〉理出陣法中的幾何問題,利用點、線、面所構成的三角關係,說明作戰正面、作戰線、補給線、內線、外線等野戰戰略的將道;但因過度簡化的結果,雖突顯了「形」的問題,却少了「勢」的闡釋,也就是作戰能量應是動能+位能+意志的總和,因此在論述過程中,易使人產生誤解,為何拿破崙的軍隊雖常處於不利態勢,却經常能化解危機轉敗為勝的?《六韜》〈虎、豹、犬韜〉卻相反,同時運用「形、勢、機」等相對的哲理與概念來闡釋攻守。
《戰爭藝術概論》〈論軍隊的戰鬥部署和3個兵種的單獨或混合使用〉強調「集中、以多勝少、充份發揮武器效能」等因素,探討縱列、併列、雙縱列、雙併列等陣法,而〈犬韜〉除闡釋將、率、吏、長的編制與陣法外,更論及易戰與險戰,車之死地、勝地,騎之勝、敗等問題,似更勝一籌。
然《戰爭藝術概論》獨到之處有:
〈戰略計謀〉提出「作戰正面」是兩軍之間的地區,通常距離為1-2日行程的距離,並構成了劃定作戰區範圍大小的準繩,未能於作戰時限支援距離內,則分屬不同的作戰區。此一範圍適用於現今的海戰及空戰,海上戰場以船隻為運輸條件,受戰具速度的壓縮,戰場計量為小時;同樣的空戰戰場以飛機為運輸條件,戰場計量則為分秒。
〈大戰術與交戰〉理出12種戰鬥隊形,來闡釋二軍對陣優劣情勢,較攻守(向心與離心)理念更為細緻。
〈續編1〉中提出80:20攻守法則,也就是利用20%的兵力去牽制敵50%的兵力,集中80%的兵力施行攻擊。
其實「陣法」似剪草機,利用刀齒(武器)+力將敵人碾碎,要考量力、時、空等因素調整。

海權論
將西方古典戰略應用於海上者有美國的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英國的柯白(Julian Stafford Corbett)等,也就是所謂的「海權論」。
馬漢師承約米尼,並將約米尼的思維「戰爭中的數學幾何學」應用於海上,著作以《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7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海權對法國革命及帝國的影響,1793-1812》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op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Empire) 、《海軍戰略:與陸上軍事行動原則及實踐的比較和對比》(Naval Strateg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on Land)為代表。
《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73》一書是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18世紀前海戰的產物,首章理出海權鏈的因果循環關係(殖民地(商業與資源)→生產(工業與商品)→航運(商船)→海盜→海軍(爭奪與護航)),及影響海權的因素(地理位置、自然結構、領土範圍、人口、民族特點、政府的特點和政策)等六個條件,同《尉繚子》〈兵談〉「以城稱地,以地稱人,以人稱粟」的概念,其餘13章均在利用約米尼的數學幾何敘述海戰,內容相常細膩與繁瑣。
《海軍戰略論》是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法國革命戰事史+美洲地略+日俄戰爭的產物,強調制海權為海軍戰略的核心,釐清「集中、中央位置、內線、交通」的戰略要素、價值、戰略線、遠洋作戰、一般作戰的原則,並提出當時美國較為弱勢之海軍應有的作為等,全書區分為15章(章節名稱如圖8)。


圖8 《海軍戰略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馬漢海軍戰略論》(Naval Strateg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on Land),楊珍譯(臺北:三軍大學,1989年1月),頁1-12。

柯白《海洋戰略原理》(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一書是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米尼《戰爭藝術概論》+陸戰+海戰+英國地緣戰略的綜合體,在闡揚海上作戰之理論、戰略、戰術與作戰行動等(如圖9)。
《海洋戰略原理》可貴之處在於釐清了《戰爭論》中所探討的有限與無限、積極與消極、攻擊與防禦、絕對與相對、集中與分散的二元思想論述,提出了只有涉及海外殖民地爭奪的海洋戰爭,因作戰目標有限,才具有限戰爭的可能性,藉由海洋廣闊難以防禦的等性,分別論述掌握、爭奪、運用三種不同方式的制海模式,並提出護航(Convoy)、封殲(Contain)、聯合(Conjunct)的3C海洋戰略及「存在艦隊」(fleet in being)的思維等。(章節名稱如圖6)
柯白不完全同意馬漢集中的主張,因為集中會引起敵軍選擇避戰的策略,喪失殲滅敵軍的機會,故主張對敵施行封殲,除能窒息敵國經濟、誘敵與迫敵決戰外,更可避免敵威脅我航運安全等(馬漢與柯白思想強調的特點如表1)。


圖9 《海洋戰略原理》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柯白(Julian Stafford Corbett),《海洋戰略原理》(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1909年1月),薩師洪譯(臺北:海軍總司令部,1958年4月),頁1-2。

表1 馬漢與柯白思想強調的特點
項次
馬漢
柯白
海洋戰略
國家海權
海軍作戰理論
制海
絕對制海
相對制海(爭奪狀態)
集中
集中,絕勿分散
彈性集中
作戰思維
攻勢殲滅
攻守(存在艦隊)並重
目標
艦隊
依目標而定

人類是陸地上的動物,並不能在海上生存,藉由科技的協助,使人能在海上存活,因此才延伸出「海權」的概念,海權是海上的競逐結果的產物,屬具科技力與經濟力強國的俱樂部,有排他性,力量強大者勝,似張競[6]所說「海權似一條大街上的混混,大哥只有一位」,強大者越形強大,弱者難以敵對。為鼓勵人員從事海洋事業,因此打造《金銀島》(Treasure Island)[7]、《北海小英雄》(Vicky The Viking:小さなバイキングビッケ:Wickie und die starken Männer)[8]等卡通影片,教育國民;但當國家海上風華不再時,則出現《港都夜雨》[9]的衰頹與落寞現象。
陸地相臨的兩敵對國家,為求生存,須不擇手段以進行戰爭,往往爭鬥的結果,朝無限形態的戰爭發展;海洋相隔的兩敵對國家,因握有制海權才可進行戰爭,手段受到海洋限制,往往爭鬥的結果,朝有限形態的戰爭發展;因此有陸海兩造敵人威脅的國家,疆防必然大於海防。
四、國家戰略
隨科技的發展,戰略從軍事作戰層級升華至國家存亡之爭,也就是將作戰思維從二維平面(2D),拉高到三維(3D)、四維(4D)…多維空間的作戰,魯登道夫(Erich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總體戰》(Der Totale Krige)、杜黑(Giulio Douhet)《制空權》(The Command of the Air)、毛澤東《論持久戰》,各領風騷,空權論→革命戰略→核戰略→有限戰爭→太空戰略→石油戰略→資電戰略……等應運而生。

《總體戰》
魯登道夫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教訓和20世紀初工業生產、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水準,認清兩個國家的戰爭,是工業時代總體能力的競賽,不再局限於只是軍隊的爭鬥,因此提出《總體戰》一書以闡釋其思維。(章節名稱如圖10)


圖10 《總體戰》的章節名稱
魯登道夫(Erich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總體戰》(Der Totale Krige),2版(北京:解放軍,2004年),目錄頁。

空權論
將空權列入戰略理論者有義大利杜黑(Giulio Douhet)、美國威廉.米契爾(William Mitchell)、塞維斯基(Seversky)等,博伊德(John. R. Boyd)、沃登(John A. Warden III)等更將空中作戰發展至極致。

《制空權》
杜黑被譽為空權之父,《制空權》(The Command of the Air)一書是基於義大利的地緣所撰寫的理論經典,屬於國家戰爭級的攻防理論,有別於傳統的陸、海權作戰理論,著作共由四篇文章組成(章節名稱如圖11)。首篇杜黑認為飛機的出現,致使戰爭出現新的形式,為免受傳統思想以殲滅敵人軍隊的束縛,須建立獨立的空軍,直接遂行屈服敵人之任務。因其思想無法見容於當時學界與軍界,復於1926年提出補充。接續檢視陸戰、海戰、空戰發展後,於1928年出版〈未來戰爭的可能面貌〉一文,再次闡釋其所謂的空權。為批駁當時巴斯蒂科及阿塔爾所提出六項基本原理的質疑,於1929年11月在《航空技術雜誌》上發表〈扼要的重述〉一文,三度解釋空權的原委。其生前為四度證明其空權理論的正確性,利用德、法、荷三國的場景,按戰爭的起因→精神準備→理論準備→物質準備→作戰計劃→作戰等邏輯舖陳,撰寫〈19××年的戰爭〉兵棋性文章,利用德法作戰理論差異,推導法、荷兩國以敗戰收場,此一警示性的文章於其死後1930年3月發表,憾動軍界,成為爾後專業軍事教學的典範之作。


圖11 《制空權》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杜黑(Giulio Douhet),《制空權》(The Command of the Air),曹毅風、華人杰譯(北京:解放軍,2004年),目錄頁1-3。

《空中國防論》
威廉.米契爾被譽為美國的空權之父,其《空中國防論》(Winged Defense)一書是依據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針對美國地緣戰略及國內政治環境,提出組建一支適合美國的空軍及航空發展的論述,給軍隊、行政部門、國會議員、人民參考(章節名稱如圖12)。其可貴處,在於認清力量與距離成反比的關係,地理幅員是成就空權的必要條件,空中力量具備位能優勢,非海上力量所能敵,對美國來說:距敵人有相當距離,防空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防禦措施,需要統籌運用時、空、力整體佈局,可達成主動制敵的目的。


圖12 《空中國防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威廉.米契爾(William Mitchell),《空中國防論》(Winged Defense),李純、華人杰譯(北京:解放軍,1989年6月),目錄頁1-2。

《空權—生存的關鍵》
塞維斯基以美國的立場,在觀察二戰遭受核子彈攻擊的廣島和長崎及韓戰發生的經驗,撰寫《空權—生存的關鍵》(Air Power: Key to Survival with a Prologue on the Lesson of Korea)一書,並製作《空權致勝》(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影片教育美國人民,闡釋科技的發展所促成主戰軍、兵種的改變,用殺雞取卵的概念解釋空權用兵的戰法,寓言海權將隨之沒落,準確的轟炸能摧毀敵人士氣,戰爭從屠殺變成摧毀敵人武器來源(物質)的競賽,而防禦敵軍核彈的攻擊,需採工業疏散作為等。(章節名稱如圖13)


圖13 《空權—生存的關鍵》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塞維斯基(Seversky),《空權—生存的關鍵》(Air Power Key to Survival with a Prologue on the Lesson of Korea)(臺北:空總,1955年),目錄頁1-2。

博伊德美國空軍飛行員出身,依據能量不滅定律、動位能轉換、熱力學及空戰原理,檢討消耗戰、機動戰、精神戰等本質問題,提出觀察(Obsweve)→判斷(Orient)→定向(Decide)→行動(Act)的作戰循環,作為戰略的思維程序。

《論空戰:作戰計畫》
沃登在博伊德的基礎上,以戰略癱瘓論(Strategic Paralysis)的觀點「五環模型」,提出《論空戰:作戰計畫》(The Air Campaign: Planning For Combat),作為傳統空中用兵的總結性論述。(章節名稱如圖14)


圖14 《論空戰:作戰計畫》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瓦登(John A. Warden Ⅲ),《論空戰:作戰計畫》(The Air Campaign: Planning For Combat),王文周譯(臺北:史政編譯局,1996年)。

空中如同海洋,汪洋無際,無法依托地理的屏障,得到防護,因此空權理論與作戰原則、方法雖立基於三度空間(3D)之上,仍似海權,科技優勢為重中之重。
空中為地球上各國所共有,經由空中的力量可攻擊任何國家及目標,因此要迫使敵國屈服,不再似陸上及海上作戰,以擊滅敵軍為首要目標,將有更多元的作戰方案提供選擇,這就是杜黑倡導「飛機需攜帶會爆、會燒、有毒三種性質的炸彈,攻擊敵國城市」之原因,二戰時期的「戰略轟炸」理論,實源於此;不似德國與日本將「空權論」用於作戰上,雖成就了「閃電戰」理論,贏得戰場,但輸了戰爭。

革命論
空權力量拼鬥的結果,是物資的毀滅,具科技優勢者,可遠離戰場逕行殺戮,屠夫(飛行員)不會受血腥畫面所震懾,有不道德的精神負擔;而被攻擊者因無力反擊挑戰者,因此進行精神層次的心靈鬥爭,用照片、控訴、暴行等統戰方法,凝聚向心,遂行陣地戰、運動戰與游擊戰,積少成多,積沙成塔,逐次改變優劣情勢,反擊侵略者。
毛澤東依據中國大陸爭戰的經驗,針對「中日戰爭」提出《論持久戰》理論(章節名稱如圖15),反擊強者,成為世界戰略理論中的第四大學派「革命學派」,最能闡釋其思想精神者為《義勇軍進行曲》[10]、及《游擊隊歌》[11],而郭偉濤綜理成《人民戰爭論》[12]發表,喬良、王湘穗另提出《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13]企圖解放傳統之作戰思維。


圖15 《論持久戰》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毛澤東,《論持久戰》,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

核子時代的戰略
當核子武器發明後,空權力量始達杜黑的理想,從此戰爭變成無利可圖,二次大戰廣島及長崎毀滅的教訓,遏制了核子戰爭的發生。
空中武力、太空及網際網路的發展,戰略昇華成聯合作戰型態,有限的目標、地域、空間的局部戰爭當道,追高、長程、穿透、快速、精準、可控的作戰能力,為世界各國競爭的主流。
伯納德.布羅迪(Bernard. Brodie)、弗雷德理克.鄧恩(Frederick Sherwood. Dunn)、阿諾德.沃爾弗斯(Arnold. Wolfers)、珀西.E科比特(Percy Ellwood. Corbett)、威廉.T.R.福克斯(William Thornton Rickert. Fox),《絕對武器:原子武力與世界秩序》(The absolute weapon: atomic power and world order)一書是首部針對使用核子毀滅性武器所進行的戰爭、軍事作戰整備、政治與國際關係等進行探討,最後提出防止核子擴散的控制辦法。
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接續基於美國立場、嚇阻的觀念、共黨國家的思維提出《核子兵器與外交政策》(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作為美國冷戰戰略決策規劃的藍本。(章節名稱如圖16)


圖16 《核子兵器與外交政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核子兵器與外交政策》(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鈕先鍾譯(臺北:軍事譯粹社,1970年4月6版),頁。

奧斯古德(Robert Endioot Osgood)接續韓戰的經驗,認為法國大革命造就了總體戰的興起,總體戰就導致了一、二次世界大戰-無限戰爭形式的毀滅結果,據此提出《有限戰爭:美國戰略的挑戰》(Limited War: The Challenge to American Strategy)理論,用限制戰爭的目標與手段的方法,才能獲得所需要的戰果,以敬告美國戰略規劃者。(章節名稱如圖17)



圖17 《有限戰爭》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奧斯古德(Robert Endioot Osgood),《有限戰爭》(Limited War: The Challenge to American Strategy),鈕先鍾譯(臺北:國防計劃局編譯室,1958年),頁。

強森等(Dana J. Johnson, Scott Pace, C. Bryan Gabbard)鑑於20世紀航太的發展、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太空功能之趨勢:合作的機會與衝突的可能,提出《太空:國力的新選擇》(Space: Emerging Options for National Power)作為後冷戰時期之軍事太空戰略競逐的方案,美國雷根政府因而推行「星戰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拖跨蘇聯,造就了大一統地球世界的到來,同時將傳統陸、海、空權戰力提高50%↑。
烏爾曼、韋德(Harlan K. Ullman, James P. Wade)另提出《震撼與威懾:達成快速掌握》(Shock & Awe: Achieving Rapid Dominance)作為籌建未來的美國軍事部隊構建任務能力方案的各種備選構想。
德普圖拉(David A. Deptula)提出《基於效果作戰:戰爭性質的轉變》(Effects-Based Operations: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Warfare),美軍依次提出《快速決定性作戰構想》(A Concept For Rapid Decisive Operations),艾伯茨、海斯(David S. Alberts, Richard E. Hayes)提出《力量邊緣化:信息時代的指揮與控制》(Power to the Edge: Command...Control...in the Information Age)作為發展聯合作戰(Joint operations)理論的依據。

五、戰略理論
現代戰略理論論述者有:法國的羅歐卡斯泰(Admiral Raoul Castex)《戰略理論》(Théories stratégiques (1929-1935))、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法國薄富爾(André Beaufre)《戰略緒論》(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美國柯林斯(John M. Collins)《大戰略:原理與實踐》(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等。

《戰略理論》
羅歐卡斯泰融通克勞塞維茨、約米尼、馬漢、柯白等各家思維後,以當時法、德弱勢海軍的地緣戰略為基點提出《戰略理論》(Théories stratégiques (1929-1935)),以闡揚陸、海、空聯合下的總體戰略思維。其透析海上作戰受地理、天候、海象、速度、武器、防護力、數量、安全、隱匿性等影響,據以提出創機造勢、主動制敵的思考,及政治與戰略相互交融的關係等,惜其考量海上作戰指揮官的心志影響,否則將更形完備。(章節名稱如圖18)


圖18 《戰略理論》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羅歐卡斯泰(Admiral Raoul Castex),《戰略理論》(Théories stratégiques (1929-1935)),Kiesling譯(臺北:海軍學術月刊社,1996年6月),目錄頁。

《戰略論:間接路線》
李德哈特為閃避優勢的空權強國攻擊及對手抗擊的反作用力,從西方歷史上30場戰爭280多次戰役中尋找制勝之道,提出《戰略論:間接路線》理論,運用敵人喪失平衡的原理,以奇奪心,以巧制敵。(章節名稱如圖19)
間接路線理論似是而非,因為:當力量大者,常疏於防範,失去戒心,肇致敗戰;力量弱者,常想盡辦法,反而出奇制勝,贏得戰爭;兩戰力差距必須在5:1以內,精確的說3:1以內,依賴團隊的意志、精神與合作的加持,否則成功機率渺茫。



圖19 《戰略論:間接路線》的章節名稱
資料來源:李德哈特(B. H. Liddell Hart),《戰略論:間接路線》(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鈕先鍾譯(臺北:軍事譯粹,1985年),目錄頁13-15。

《戰略緒論》
薄富爾以擊劍原理及探討戰略概觀、傳統軍事戰略、核子戰略、間接戰略等西方兵家思維後,提出《戰略緒論》作為近代戰略理論的總結,將戰略化成「打-擊碎、圍-飢餓、嚇-恐懼」的行動(如圖20),並用量化的公式:特殊因素、物質力量、精神力量、時間的乘積表示之。
戰略S=K(特殊因素)F(物質力量)ψ(精神(心理)力量)T (時間)
其中K特殊因素,隨資訊時代到來,應調整為精準力量-4D,更符全現實。


圖20 戰略的目的、分類與手段

《大戰略:原理與實踐》
柯林斯為刺激在戰略方面的廣泛興趣,使一般關心的公民對於戰略的運用也能有所認識,指明產生和培養戰略思想的途徑,提出《大戰略:原理與實踐》一書作為一本對戰略原則、考慮事項和技術等的簡明撮要,以供有志的戰略家使用。(大戰略的結構如圖21)
柯林斯綜整美國、英國、蘇俄、孫子、克氏、富勒等所提出的戰爭28項原則,歸類為:目的(Purpose)、主動(Initiative)、彈性(Flexibility)、集中(Concentration)、節約(Economy)、機動(Maneuver)、奇襲(Surprise)、擴張(Exploitation)、安全(Security)、簡單(Simplicity)、統一(Unity)、精神(Morale)等12項最為有用,並演化成美軍作戰藝術的內涵(Facets of Operational Art):統合戰力(Synergy)、同步與縱深(Simultaneity and depth)、洞察(Anticipation)、平衡(Balance)、影響力(Leverage)、作戰時間點與節奏(Timing and tempo)、作戰界限範圍與途徑(Operational reach and approach)、部隊與職掌(Forces and functions)、作戰安排(Arranging operations)、重心(Centers of gravity)、直接與間接之對抗(Direct vs indirect approach)、決戰點(Decisive points)、極點(Culmination)、終戰指導(Termination)。

目的
手段
指導
支持
圖21 大戰略的結構

六、中西戰略思維
文字的差異影響人的思維模式,中國字是象形文字,產生象化思維;西方文字是拉丁文,產生量化思維。無論東西方皆源自於師法自然的結果,然詮釋問題時,卻各有所長,無好壞、對錯之分。而讀者常將譯作進行文字比對,是一種錯誤的研究方法,因為譯者良莠不齊,而用中文進行比對,常偏離作者原意,因此《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一說。

(一)象化與量化
象化思維,強調綜合、應用,言簡意賅為特色,解讀時應循「義釋→揣摩→觸類旁通」[14]途徑來體會與領悟,對智慧較低者易產生學習障礙。
量化思維,強調邏輯、統計、分析、歸納、推導與論證,形成今日西方的科學發展,「鉅細靡遺」為特長,因淺顯較易領悟,不易有學習障礙問題。

(二)師法自然
中國文明係從觀天地所得,繪製「河圖、洛書」,得易理、陰陽、五行之說,據此律定尊卑、法制,形成倫理道德等思想規範與王道文化。
《六韜》各篇採象化命題,〈文韜〉是治國之道,〈武韜〉是用兵之道,〈龍韜〉為建軍之道,〈虎韜〉為正兵之道,〈豹韜〉為奇兵之道,〈犬韜〉為組訓之道,而絕非一般坊間所釋,並誤將〈兵道〉的章節調整至〈武韜〉內的說法。
中國武術摔角更向動物取經,摔角身法「六要」即區分為閃轉法、騰挪法、貓竄法、狗閃法、兎滾法、鷹翻法,最為傳神,學習各動物之特長及機動方式,企圖改變對手的重心,以小搏大。
西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師法自然的結果,提出《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一書,得出「物競天擇」的結論,「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形成今西方霸權文化。
牛頓依蘋果落地的觀測所得,理出地心引力之說,以數學公式表示:
力量F=質量m×加速度a
用「能量不滅」原理來解構地球萬物的現象,並用量化公式來表示力量、加速度、距離、動能與位能等關係:
總能E=動能Ek+位能PE
動能Ek=(1/2) ×質量m×(速度v)2
位能PE=質量m×重力加速度g×高度變化量h
數學的發達,造就了西方的物質文明與科學發展,並據此發展軍事產生各作戰理論。

(三)詮釋
中西思維雖然皆師法自然,然對戰略理論的詮釋上,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不科學」,「非藝術」是對東方戰略思想的誤釋。

1.量化思維的詮釋,可以重複檢證模擬,是一門科學
西方採量化思維,重分析與系統化思考,用數學公式表示,所得結論可以複製、重置,精準為其特長。精確延伸至比較,產生門派、差異之說。然戰爭的要素非如1+1=2如此簡單,因此西方戰略理論往往能分解戰場及詮釋作戰遂行等諸問題,但無法解釋有關1+1≠2、壘積問題、物極必反等現象。
《戰爭論》強調「決戰」-以多勝少-殲滅敵有生戰力,並考量實際的戰爭阻力(磨擦、精神)問題後,闡釋出防禦與攻擊等軍事作戰諸問題。
《戰爭藝術概論》以部隊的機動為核心,以道路為計算基礎,提出野戰戰略-威脅敵軍補給線的作戰思維與方法。
《戰略論:間接路線》以物理學原理,透悉正刺與斜刺所觸碰的阻力關係,提出間接路線-出其不意-而贏得戰爭。

2.象化思維的詮釋,可推及萬事萬物,是一門藝術
象化思維重綜合,要具類推及豐富想像能力,以五行生剋道理來解釋事件因果,因無法複製,易肇致不科學之名。
《孫子兵法》為「明」,實仿中國曆法定篇名,因此讀《孫子兵法》13篇時,應隨時不忘其與曆法間的對價關係。
「地」為五行之中,為萬物之母,因此「地」可延伸解釋為地理、地略、地形、軍隊、兵種、兵器…等,當運用時不忘五行生剋之關係,這是西方人是無法想像的。

3.反證詮釋,減約正向詮釋的複雜度
物極必反,中國兵書善用「不」來詮釋「全」,以「無」來詮釋「有」。因為要證明全或有,勢必要用許多文字及現象來解釋,以反證方式可得減約效果。
當詳讀中西歷代兵書後發現,中國兵書並不比西洋兵書差,實自鴉片戰爭後,中國人喪失自信及前人誤釋所致。

七、論戰略
中國的「戰略」一詞,並非完全等同於英文的Strategy,而有更高的含意。
「戰」形聲單挑、戰鬥,有作戰、打仗、競爭、顫動、角勝負、比高下等音義,同鬪、顫、抖。「略」形聲經畫土地各不相混,有謀劃、方略、重點、要略、操演、治理、佔領、怠慢、簡省、稍微、大略等音義,同簡、節、省、策、謀、稍。
「戰略」是作戰、競爭的謀略,是一種建立或運用資源/手段達到目的的思想、行動與計畫,可用於國際、國家、國防、軍事、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層次的行為者,其中軍事層面可區分為陸、海、空與革命等四大派別,依據各國國情訂定。(國家戰略體系如圖22)


圖22 國家戰略體系

戰略係為「行為者」生長(活)而服務,必須與本身位置、強度與資源相匹配,符合達爾文「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與「政策」同意,實為一體的兩面;性屬「黑」,是主觀、不成文、別人無法透析的,量力而為,重形勢,常歸因於宿命,功能在創機(產生決定性戰果)、造勢(發揮總體功能)、用勢(以最少的代價獲致勝利)、誘勢(增加成功公算)而不擋勢(避免嚴重過失),往往是「不得不、沒道理、沒辦法…」的選擇,無對錯、是非之分,因此被稱為「藝術」的道理。

「理論」為說理立論,是對事物之原理、原則的討論或評論,是一種想法、信念或假設。
「戰略理論」是競爭策略的原理、原則、想法、信念或假設。
戰略思維用圖象表示:循「道」→「陰、陽」→「天、地、人」→「東、西、南、北」→「金、木、水、火、土」→「上天,下地,中風、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散、輕、爭、交、衢、重、圮、圍、死」→「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的象化概念演伸;用數的概念表示:1、2、3、4、5、8、9、10、12、13。(如表2)
戰略理論的公式:「地→度→量→數→稱→勝」; S(戰略)=K(精準力量)F(物質力量)ψ(精神(心理)力量)T (時間)
外王的戰略手段區分:直接與間接,直接:打(擊碎)、圍(飢餓)、嚇(恐懼)(打死、餓死、嚇死),間接:腐蝕心理與蠶食物質。
戰略判斷與構想口訣:「敵我天地水應日月,中前左右後貫上下,目兵時地手(目的、兵力、時間、地點、手段)重效能,人事時地物握兩何(如何、為何),新速實簡」。
軍事作戰口訣:「力空時統久(力量、空間、時間、統合、持久),內外交攻守(內線、外線、交通線、攻勢、守勢)/點線面攻守,攻防遭追退(攻擊、防禦、遭遇戰、追擊、退卻);[15]藏騙變散動,快狠準癱控」。

表2 戰略思維
量化
象化思維
1
道/中/活/武/圓/騎/協/聯/太/巧
2
陰陽/奇正/虛實/勢形/守攻/方圓/賞罰/破立
3
天地人/時空力/理象數/法術勢/道威力/全先戰/心體劍
4
東南西北/春夏秋冬/梅蘭竹菊
5
金木水火土/肺腎心肝脾/道天地將法
6
生死耳目口鼻/見聽香味觸意
7
喜怒哀懼愛惡欲/喜怒憂思悲恐驚
8
上天、下地、中風、雲、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9
散、輕、爭、交、衢、重、圮、圍、死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3
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一)戰略思維
用中國象化思維重新詮釋戰略思維時,可用「活、武、圓、騎、協、聯、太、巧」八個中文圖象表達。

1.活:
「活」字是水+千+口,水可喻為海上,千似帆形,口是生計,由此意象可喻海權→空權,海權來自海上,海上為求生存,需具備克服天然、掌握動力、維持生計與禦敵制敵四項要素,並考量「位置、強度與資源」來發展。
克服天然,首要先浮在海上,有賴先進的技術支撐與資材,次要克服風、浪、暗礁等,因此須掌握海象、海流、海上通道等,以達到目的地,地球上的資材與維修船隻先進技術地區,成為海權發展的中心與爭奪的首選。
掌握動力,動力有風力、洋流、人力、蒸氣機、油機、核子等,其中蒸氣機須燃燒煤產生蒸氣動力,油機須燃油料生動力,因此動力來源將決定行進路徑及補給點。
維持生計,人之七情六慾,吃、喝、休憩、醫療,亦決定行進路徑及補給點。
禦敵制敵,武器、彈藥為武力的代表,當達保命底線時,海上接戰儘可能避免,這是陸上指揮官經常不能理解之事。存在就是力量,活著才有希望,是「存在與要塞」最佳的詮釋。
因此論及海權戰略發展時,應先看地理、洋流、風場、溫鹽環流、島嶼、半島或海峽等,是否位於北緯30-60度的溫帶強國條件?是否位於洋東不受到颱風的摧殘?是否遭受地震帶的摧殘?是否在運輸有用的相關位置上?土地面積是否夠大?是否有足夠的資源?是否有足夠的科技、人力與防禦力量?是否有好的政府與政策?就以台灣島來說,其位置非屬溫帶,幅員太小,與週邊大國太近,資源不足,位於洋西,有颱風、地震危害,無重工業基礎與先進科技,外加長期鎖國政策,期待發展成為海上強權,似夢中言語。
當論及作戰時,海空作戰更以「活」也就是「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先求活(安全)→而後求戰→而後決勝,如同Maslow所述,從匱乏的需求擴增到成長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隸屬感與愛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水」字邊三劃,分表「權、軍、戰」-目的、工具與手段,「權」為謀利策,「軍」為先勝策,「戰」為戰勝策。

2.武:
「武」象意止戈,海(空)軍是由海上艦艇(空中作戰)部隊及基地(海港(機場)、要塞)所組成,要使敵海(空)軍放下武器,就必須以敵海軍艦艇(空中戰機)為主要攻擊目標。
如為強勢海(空)軍,應集中兵力殲滅敵海(空)軍有生戰力,並將力量儘可能延伸至敵海岸前沿(國境)。
如為弱勢海(空)軍,應採「以攻代守」的思維,誘敵分散,並充份運用水下及潮間帶(樹稍上的空間)的阻力,各個擊滅,以轉換敵我優劣態勢。

3.圓:
「圓」是陳法,是2n的延伸,論攻守。
「圓」意象內聚,力量集中,框內表有限,表封鎖,表向心攻擊,表殲滅思維,外象居中,強調佔中心,居內線,以較短距離的空間換取時間,重一邊、輕一邊、離心禦敵。
集中的概念區分為時、空、力與意志四方面,也就是時間上的集中,空間上的集中,力量上的集中,意志上的集中,因此有地理、形勢、計畫、運動、火力等不同形勢的集中概念,以達威懾與制敵之效。

4.騎:
騎=馬+奇=餘零=機
海(空)軍似騎兵,重速度,重技術,重精準,很貴,是少數,效果有限,無地障遮蔽不利防守,因此須採攻勢作為,集中使用,出奇制勝,防止損耗,用於刀口、薄弱處、翼側、決勝點。

海、空軍似騎兵,但亦可將海上各式艦艇及航空戰機細分為海上及空中的步、炮、騎兵(如表3),有如陸上作戰一般。

表3 海上艦艇部隊及航空戰機之步、炮、騎區分
年代
步兵
炮兵
騎兵
16-17世紀
小型帆船
火船
輕型有槳帆船
18世紀
雙桅帆船
三桅船
重型有槳帆船
19世紀
驅逐艦
小型巡防艦
戰鬥艦
巡洋艦
20世紀
神盾艦
航空母艦
潛艦
戰鬥機
轟炸機
戰轟機

5.協:
協=十+力+力+力,也就是為達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將所有力量加總在一起,在共通的思想、編組、指揮、通信、頻道、共通平台、戰技、需求、機會、標準…下,合力齊心達成所負任務,戰具發展以「行動中心戰」為基本能力。
空軍是空中作戰的軍種,工具是空射武器,手段是摧毀一切,以追求絕對安全;海軍是海上作戰的軍種,工具是艦艇,手段是掠奪資源,以求富足;陸軍是陸上作戰的軍種,工具是軍隊,手段是占領土地,以求國強;革命軍是弱者作戰的軍種,工具是媒體,手段是用鮮血的打動人心之恐怖行動,以爭正道,可說是互為表裡;陸戰、海戰、空戰與革命分屬四個不同的領地,作戰原理本無差異,差異在於追求的目的、環境介質、可動用的武器與資源,所造成的限制與文化等問題(戰略學派的作戰領域示意如圖23、陸、海、空戰與革命的差異如表4)。
具備海戰能力的國家,始能率軍飃洋過海,攻擊濱海國家,沒有海上作戰能力的濱海國家,必須採取守勢戰略防制海上攻擊。
具備空戰能力的國家,始能率軍飛越敵國領空,攻擊任何作戰目標,沒有空中作戰能力的國家,必須採取守勢戰略防制空中攻擊。
兼備空、海、陸三軍種力量的國家,作戰方式選擇較為多元,為達成政治目的,統合運用各軍種是屬自然,然三軍受作戰地域與思想差異的限制,致使空海陸初階的聯合作戰,只能達成協同作戰的層次,在一個共同的目標及頻道下,達成國家的政治目標與所望戰果。



空天一體
50%↑
陸權   海權
土地→強  資源→富
空權
毀滅→安全

革命
心理→道








圖23 戰略學派所強調的作戰領域示意圖

表4 陸、海、空戰與革命的差異
差異
陸戰
海戰
空戰
革命
目的
占領土地,求強。
搶奪資源,求富。
摧毀威脅,求安全。
感動人心,爭道義
控制領域權
基於領土主權不可分割概念,控領陸地戰略要域為主,排他性強。
除領海外無法確認海洋之歸屬。
海權排他性不若陸權強烈。
以共享模式或結盟成為霸權。
除領空外無法確認空中之歸屬。
空權依能力決定排他性。
以共享模式或結盟成為霸權。
受制於種族、民族、社會、文化等之歸屬。
為道義、思想、理念結盟的志業。
地理特質
陸上的地理障礙可以克服。
陸權因疆界、地形之侷限,使較具區域性,觀念封閉、保守。
海上地理障礙,必須繞道。
海權國家較無疆界觀念,具全球性想法,觀念開放。
三度空間無遮障,分氣空與太空之別。
空權國家無疆界觀念,全球性一體,思想先進。
心靈無國界。
受語言、文化、傳媒的限制,思想激進。
戰略觀
地理的限制,使陸權國家從戰區戰役戰略著想(大軍作戰階層)
因為海洋全球機動性與無地形阻礙的因素,海權國家思考的是國家或聯盟軍事戰略階層。
因為空中全球機動性,無陸、海等地形阻礙的因素,空權國家思考是全球或聯盟軍事戰略階層。
心靈是無形的,挑戰與反對壓迫者,以拯救被壓迫者。
革命者思考涵括社會、國家、區域及全球各階層。
作戰特質
戰時動員再調整部署。
海軍艦隊的戰略集中,需平戰一體。
空軍的戰略為火力集中,需平戰一體,首當其用。
用鮮血打動人心,戰略在-道。
用兵理念
陸軍戰略用兵僅達於國境線或所屬地帶,凡政治影響力薄弱之處均非陸軍戰略所及。
陸上基地可在開戰之後再奪取。
陸上作戰係在實體上遂行戰鬥,有明顯的地境線或陣線。
海軍戰略的用兵多在國境線之外海戰戰場廣大,彈性較大。
海上戰略要點之獲得係取於平時且需長時經營。
海上作戰因海洋具有不可分性,攻防作為難以區隔。
空軍戰略用兵為全縱深之作戰,涵括敵我國境,極富彈性。
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摧毀一切威脅,迫敵屈服。
空中戰略要點之獲得係取於平時且需長時經營。
空中作戰因空中具不可分性,攻防作為難以區隔。
不分國境,以暗制明,用自殺、炸彈、恐怖等氣體戰爭形式,行游擊戰法,製造社會動亂與恐慌,改變敵社會行為。
革命戰法重在心戰,採接觸、談判、妥協策略,以拖待變。
介入能力
陸上雖獲得完全優勢,但對於海上的情況無法發揮影響力。
制海權不僅在其本身領域中提供絕對優勢,且科技的發展是對陸上做最有效介入的能力。
制空權不僅在其本身領域中提供絕對優勢,航太、資電科技的領先程度,決定介入能力。
傳媒為介入的主要途徑。
對富裕安定社會及地區,介入能力較低。
補給線
陸上強調補給線,若遭破壞,不是被迫撤退就是與敵決戰。
海戰交通線四通八達,雖無固定補給線,對基地的需求是非常的依賴。
空戰航線貫通宇內,雖無固定的航線,對基地的需求是極其依賴。
武器、工具與補給來自敵方,藏身於民眾中,無固定位置。
內外線作戰
因地形、兵力部署清晰,固有內外線作戰之區別。
海洋四通八達,多屬於外線作戰之狀況。
空中貫通宇內,多屬外線作戰之狀況。
氣體戰爭模式,無內外線分,行機動蠶食戰法。
兵力投射
運用軍事武力通常僅及後勤支援限界或宗屬地帶,凡政治影響力薄弱之處均非陸軍戰略所及。
海權武力彈性甚大,且多延伸於沿海國家。
空權武力彈性最大,可指向任何國度。
寄宿於敵方內部,以人民為迷霧,發展組織與力量,能力成熟時始製造事端。
意會歌曲影片
摔角歌
金銀島
北海小英雄
港都夜雨
空權制勝(Victory Through Air Power)
義勇軍進行曲
游擊隊歌
超限戰—看中國人民怎麼對付侵略者

6.聯:
「聯」表示車同軌,書同文。太空衛星的發展,在地球上空形成一張無形的電磁天網,地面舖設完成一張有線的地網,資訊融通破除了軍種的藩籬,在共通的作戰目的、語言、頻率、標準作業的要求下,各軍兵種成為崁入式結構,依任務而調整組合遂行作戰,「聯合作戰」成為90年代當紅之作,戰具發展以「網路中心戰」為基本能力。

7.太:
「太」為大字加一點,表示大小無極-太極,大者武器射程超過戰場寬度,毀滅能力超過國家所能承受的範圍,戰爭的結果是毀滅,地球勝出者僅有一位-追求空權毀滅一切的美國,此時出現物極必反的現象-心靈之爭,沒有一個國家敢輕言挑戰美國的同時,挑戰美國者是處於世界邊緣的個人及團體-革命者(恐怖主義),這種小到使美國無法應對的問題,將是21世紀的顯學。

8.巧:
「巧」形聲工、技藝,有技、能、善、好、美好、虛偽、聰明、智慧、黠慧、知譬、機巧、恰好等音義。
空權成本很高,需符合經濟原則,「巧」字,意味適度、足夠、剛好,空戰用兵有如中國武術中的「點穴」與「摔角」,點穴是攻擊人體經脈運行時的重心,致使敵人系統癱瘓;摔角是改變敵人作戰正面,利用重心移動、不穩之際,攻擊其支點,使其跌倒。空權戰略就是以最少的代價,先讓敵人癱瘓,而後依戰爭目的選擇攻擊目標,迫使敵人屈服。

(二)作戰決勝
陸上作戰:武器強者勝,量多者勝,據地利者勝,速度快者勝,威脅敵翼側或補給線者勝,得人心者勝,持久者勝。決勝公式:「攻3≒守1」
海上作戰:上風者勝,速度快者勝,武器長者勝,狠準者勝,先打先勝,量多者勝。
空中作戰:位高者勝,速度快者勝,武器長者勝,狠準者勝,數量足夠(癱瘓)且先攻者勝。
革命作戰:不怕死者勝,不要臉者勝,得人心者勝,善用迷霧者勝,超脫限制者勝,持久者勝,改變敵社會行為者勝。

(三)戰爭原則
目標原則與重點、主動原則與彈性、攻勢原則與準備、組織原則與職責、統一原則與合作、集中原則與節約、機動原則與速度、奇襲原則與欺敵、安全原則與情報、士氣原則與紀律。

(四)行話
1.戰略
國家發展戰略:冷靜觀察,站穩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善於守拙,絕不當頭,有所作為。-鄧小平
共黨發展戰略: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十分宣傳。-毛澤東

2.戰爭
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厲行保甲,經濟封鎖。
趨利避害,避實擊虛,不打硬仗,專打弱敵,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3.作戰
圍點打援,阻援打點,一點兩面。
(1)強者(國軍):
以守為攻,乘機進剿,主用合圍,兼採機動。
遠探密壘,薄守厚援,層層鞏固,節節進逼。
對峙則守,得隙則攻,逐步推進,主力決戰。
(2)弱者(共軍):
占領山地,靈活機動,伏擊襲擊,出奇制勝。
你來我飛,你去我歸,人多則跑,人少則搞。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陣地防禦,處處設防,節節抵禦,短促突擊。

六、結論
21世紀處於物極必反的年代,從物理之爭轉向人心之爭,人類數量已超出地球承載,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節奏速度成幾何級數演變,戰爭的型態仍是人與天爭(同大自然作戰)、人與人爭(反恐戰爭(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對戰)、搶錢的戰爭(搶動力的戰爭(石油戰爭)、搶資源的戰爭(物資戰爭))、搶糧食的戰爭、搶女人的戰爭(繁衍族群))。
中西兵學聖典中的戰略理論各有特色,無非提供「行為者」生長的思維與「活」的藝術,適用於國家、社會、家庭、企業、個體等行為者,以象化思維表示即是「易」,以量化思維表示即是2N,如用1字來闡釋時,即為「活、武、圓、騎、協、聯、太、巧」等,常歸因於「位置、強度、資源」的宿命,卻展現於「時、空、力」中,無所謂是非、對錯問題,重之在道與決-行動。


[1]「六書」指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2]「取象比類」指的是將雜亂無章的事物分門別類,用以比較某種架構、規律或秩序,以此了解這些事物間的關係。
[3]「合理外推」指將對一類事物的理解整理出來,形成模式,用來對尚不可知的事物進行符合規律的推理。
[4]「義釋」真正瞭解兵書內容的涵義;「揣摩」意旨研讀孫子兵法首重融會貫通,而要融會貫通則以實例來揣摩為最佳之方法;「觸類旁通」意旨研讀孫子兵法後,應能運用於日常生活實務之上。
[5] 《劉向別錄》云。
[6] 張競,海軍上校,2006年任戰爭學院海軍戰略組教官。
[7] 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金銀島》(Treasure Island)《The Sea-Cook》,蘇格蘭:1883年。
[8] 卡通是改編自瑞典作家努勒·強森(Runer Jonsson),《維京海盜小威》(Vicke Viking)。
[9] 作詞:呂傳梓,作曲:楊三郎,編曲:詹凌駕/Keith。
[10] 田漢詞、聶耳曲,《義勇軍進行曲》,1935年。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11] 賀綠汀,《游擊隊歌》,山西臨汾劉村:1937年。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那密密的樹林裡,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那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哪怕日本強盜凶,我們的兄弟打起仗來真英勇,哪怕敵人槍炮狠,找不到我們人和影。讓敵人亂衝撞,我們的陣地建在敵人側後方,敵人戰線越延長,我們的隊伍愈擴張。不分窮,不分富,四萬萬同胞齊武裝,不論黨,不論派,大家都來抵抗。我們越打越堅強,日本的強盜自己走向滅亡,看最後勝利日,世界和平現曙光。
[12] 郭偉濤,《人民戰爭論》(北京:解放軍,1992年2月)。
[13]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對全球化時代戰爭與戰法的想定》(北京:解放軍文藝,1999年2月)。
[14]「義釋」真正瞭解兵書內容的涵義;「揣摩」意旨研讀孫子兵法首重融會貫通,而要融會貫通則以實例來揣摩為最佳之方法;「觸類旁通」意旨研讀孫子兵法後,應能運用於日常生活實務之上。
[15] 汪國禎編著,《余伯泉將軍�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刺槍術操演進度與模式例舉

●徒手練槍
一、原地圈繞、左式原地腳蹬手擊、換式、右式原地腳蹬手擊、換式、左右交替腳蹬手擊。
二、左式退步腳蹬手擊張弓射箭、換式、右式退步腳蹬手擊張弓射箭、換式、左右交替腳蹬手擊張弓射箭。
三、左式踏步出拳、換式、左式跺步出拳、換式、右式踏步出拳、換式、右式跺步出拳。
四、左右交替踏步出拳、左右交替跺步出拳。
五、左式踏步左轉體出拳、換式、左式跺步左轉體出拳、換式、右式踏步右轉體出拳、換式、右式跺步右轉體出拳。
六、左右交替踏步轉體出拳、左右交替跺步轉體出拳。
七、左式墊跺步出拳、換式、右式墊跺步出拳、換式、左右交替墊跺步出拳。
八、九十度左轉體踏步出拳、換式、九十度右轉體踏步出拳。
九、原地刺擊砍、進退刺擊砍(前進刺擊砍、跺步刺擊砍)
十、圈手腳踢柔身法

●持槍基本功
一、 刺擊砍三合一﹕原地刺擊砍、進退刺擊砍。
二、 圈引帶砍刺﹕右圈引刺、左圈帶砍刺、進退圈引帶(砍)刺。
三、 進退防轉刺﹕進刺退收、進刺退防、進退防轉刺(45度、90度、左右斜45度)。
四、 墊跺刺﹕墊踏步刺、跺步刺、前進墊踏步刺、後退跺步刺。
五、 墊跺挑打刺﹕前進挑打刺、跺步挑打刺。
六、轉體刺﹕左轉體刺、右轉體刺(45度、90度轉)。
六、衝刺(90度轉)
七、腳踢法

●教習刺槍
一、進退防轉刺(左引右帶轉)
二、托擊攻防法。
三、墊跺閃轉刺。
四、第一教習
五、第二教習
六、腳踢法

●對刺演練
一、連續墊跺刺
二、連續轉體刺
三、連續衝刺
四、刺防對抗
五、對刺實戰

●戰鬥衝鋒刺﹕
一、一對一衝鋒刺
二、以寡擊眾戰鬥刺
三、以眾擊寡戰鬥刺

●擊破
一、張弓射箭前刺貫穿
二、腳蹬槍提左右連環
三、腳跺槍提跺步連刺
四、墊跺轉身連刺
五、四方擊破
六、刺擊砍踢
七、特技綜合擊破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Derrick Hsu

很多人說看不懂柯文哲的兩岸政策,其實他的兩岸政策應該連小學生都懂吧(難怪他是小學生最支持的政治人物,笑)。簡單說他知道中國是個不穩定的政權、而美國是個包容力強的政權,所以他認為為了生存他寧願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也可以說他相信與其把台灣賭在美國的協防下,他寧願醜一點、甚至不惜對中國採取跪姿。也就是比起信任美國的強大國力和軍力,他寧願相信自己的膝蓋。
 
沒辦法,比起美國人、中國人就是一群以看人家卑躬屈膝為樂的心理變態,面對這些「要打死你綽綽有餘」的心理變態,如果跪一下可以避免被真的強暴鞭打,崇尚現實主義的柯文哲要大家乖乖跪下,真的沒啥好意外的。
 
柯文哲對美國人說台灣人(包括他自己)在價值信仰和生活方式上,接近美國而非中國,其實是真的,只是那個年紀的人歷經「中美斷交」的出賣,對美國充滿戒心其實也不是不能理解。(順帶一提,我自己當然不是完全信任美國,但我覺得完全選擇美國被出賣,和在中美之間首鼠兩端最後被剿滅,這兩個結局也沒哪個比哪個好,既然如此,全壓美國起碼可以在賭對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利益,或許很多人會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比美國更美好的存在,但想也知道絕對不是中國,在生活上,比自由比富裕比文明,中國有哪個屁股可以和美國比吸引力,事實上在中國本土,有機會的人誰不去當美國人,只有魯蛇才得無奈地乖乖當中國人)
 
蔡英文總統做的事情正好完全違反了柯文哲的認知,蔡總統選擇去和美國站隊,賭上的代價是「可能」得罪中國。對柯文哲來說,美國不需要討好而中國需要,美國對台灣只有利益計算,但對北京習政權來說,台灣問題處理失當可能成為他的政敵推他下台的藉口、牽涉政權的生死存亡,畢竟是這些北京的共產黨高官自己把台灣搞成中國民族光榮的象徵物(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論述是,美國等西方帝國主義利用流亡的蔣政權分割了海島和大陸的中國人,讓中國人沒辦法統一在一面旗幟下,完成驅逐鬼畜美英的民族聖戰,讓台灣獨立其實就承認西方帝國主義可以任意切割中國,懷疑這段描述的人,歡迎你去看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的各種聲明)
 
或許就利害關係的角度柯文哲的計算沒什麼問題,但這樣的想法結果就是讓他變成他最討厭的國民黨思維模式,大致上是這樣的:
 
中國政府反美帝侵略→民進黨主張讓美國保護台灣→中國政府不高興→中國政府很兇→發生戰爭,台灣會完蛋→民進黨是王八蛋要殺光,不然會連累我
 
其實這就是國民黨一貫標準的「恐懼販賣」策略,近的像是:
 
中國政府反台獨→民進黨主張台獨→中國政府不高興→中國政府很兇→發生戰爭,台灣會完蛋→民進黨是王八蛋要殺光,不然會連累我 遠的像是:
 
共匪要侵略台灣→爭取民主台灣會亂→台灣一亂共匪就來→發生戰爭,台灣會完蛋→民主人士是王八蛋要殺光,不然會連累我
 
共匪要侵略台灣→打台灣要先讓台灣亂→共產黨勾結台獨人士要讓台灣亂→一亂發生戰爭,台灣會完蛋→台獨人士是王八蛋要殺光,不然會連累我
 
至於為什麼以前怕共產黨來現在怕共產黨不來,或是以前相信台獨是共匪同路人,現在卻相信兩邊是不共戴天的仇敵,過去藍藍統蛆懶得去想,但柯文哲也想加入這樣的行列嗎?
 
不過我們倒是可以理出一個這些人的邏輯模式,那就是:
 
中國政府真的很強→中國政府真的會殺人→千萬不要觸怒中國政府→中國政府殺圖博人、殺東突人、殺什麼人都沒關係,只要不要殺我就好→提醒我這樣很無恥的人都是不理性的「拍郎」→為了避免「拍郎」提醒我很無恥讓我不舒服,甚至害死我,要先把「拍郎」殺光
 
至於以前為什麼反共?因為:
 
國民黨蔣政權很兇→國民黨蔣政權真的會殺人→千萬不要觸怒國民黨蔣政權→反共口號再荒謬也沒關係,跟著喊我平安就好→提醒我這樣很無恥的人都是不理性的「拍郎」→為了避免「拍郎」提醒我很無恥讓我不舒服,甚至害死我,要先把「拍郎」殺光
 
還有這種思惟也是一個模式:
 
國民黨蔣政權很兇→國民黨蔣政權真的會殺人→千萬不要觸怒國民黨蔣政權→二二八、白色恐怖都不關我的事,只要不要殺我就好→提醒我這樣很無恥的人都是不理性的「拍郎」→為了避免「拍郎」提醒我很無恥讓我不舒服,甚至害死我,要先把「拍郎」殺光
 
一旦把自己玩成這樣,我看柯文哲即使不選總統,剩下三年多的台北市長任期,大概也只能和深藍統蛆為伍了,問題是,這些人大概這輩子甚至下輩子,都不可能因為柯文哲這樣做,而把他當成自己人。或許對很多人來說,統獨確實是假議題,問題是國家應該走向親美還是親中,牽涉著社會未來還要不要繼續進步,說服自己為了生存必須假意親中,假著假著,很快全身都會被中國病毒滲透,玩起「軟土深掘」的卑鄙下流遊戲,恐怕再也難以和人類文明接軌了。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是說前文講到美軍空軍將在飛行員的求生包中,全面配發可快速組合的突擊步槍,以增強飛行員在敵區被擊落時的求生自衛能力。剛好有位網友問到,那國外是如何營救跳傘逃生的飛行員,剛好讓我想到有幾個很好看的節目可以稍微介紹一下。一個就是國家地理頻道拍的「戰地救援英雄(Combat Rescue)」他們跟著美國空軍的空降救護員(Pararescue,俗稱PJ)一起出勤,拍下他們危險的空中後送救護工作,是我看過最強、最寫實、最血腥、也最緊張的實境秀節目(沒有之一)。
.
簡單來說,PJ是隸屬於美國空軍,工作是在戰時救回跳傘逃生的飛行員。在敵區的話,就以高空跳傘的方式進入,在一般地區則搭乘直升機。由於這是個很危險的工作,要跳傘進入敵區,萬一飛行員受傷,還要立刻進行救護工作,因此這些人必需是受過醫護訓練的精銳特種部隊,也因此訓練與選拔非常嚴格,你要先在部隊服役過一段時間,取得良好的評價,才能申請加入PJ,但受訓的淘汰率也非常高,你可以在Discovery頻道的「精英部隊魔鬼營(Surviving The Cut)」這個節目裡,找到PJ這一集,看一下慘無人道的嚴格訓練淘汰方式。
.
記得「戰地救援英雄」裡有一集,剛送上直升機的傷患突然休克,PJ必需立刻進行緊急救治,然後直升機的副駕駛發現前方有金屬閃光,警告可能有敵方的RPG火箭彈小組正在逼近,正駕駛於是決定快點拉高並進行閃避動作,這時機工長說有輕兵器正在對他們射擊,副駕駛回頭大吼:「FXXK,你不會射回去啊。」於是機工長立刻用機側的機槍,對著地面掃射,就在一片慌亂中,兩個PJ跪在因為進行閃避動作而不斷晃動的機艙地板上,為傷患進行搶救,一旁的機工長一邊罵三字經,一邊用機槍不斷掃射,而兩個駕駛則開著直升機在空中蛇行,以避免火箭彈的攻擊........一路衝回基地,把傷患送到野戰醫院,然後最後最菜的那個PJ還要留下來清洗機艙上滿滿的血跡。
.
順便一提的是,台灣空軍會有海鷗救護隊,並不是因為剛好空軍有直升機,所以就派他們來擔任空中救護任務,而是他們就是空軍在戰時救援飛行員的單位。結果馬英九之前決定把陸軍航空隊的15架黑鷹直升機撥給空中警察,說戰時可以再歸建到陸軍航空隊,不會影響到作高任務。然後海鷗救護隊的S-70直升機也已經老舊,結果國防部決定再把15架黑鷹直升機撥交給海鷗救護隊,並且也說在戰時可以再歸建給陸軍航空隊,所以不會影響戰力.......但你用膝蓋想一想,如果戰時把黑鷹直升機歸建給陸軍航空隊,那誰要來救援被擊落的空軍飛行員??我要是立法委員,我就在國防外交委員會電爆國防部。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隨扈的秘密武器
壹、起源地:藏族

長眼睛的子彈(古朵) 古朵是一種投擲運動。藏族牧羊人用毛線或牛皮製成一條軟鞭。軟 鞭中間一段編得較大,可包住一小塊石頭。使用時,手提軟鞭,套上石 頭,快速旋轉幾圈﹐將石甩出﹐可以打得很遠。這原是牧民放牧時叱趕牲 畜的一種工具,1904年江孜人民在抗英保衛戰中,曾用古朵作武器, 把英國侵略軍打得狼狽不堪﹐英軍當時傳說這是一種長眼睛的子彈。 打古朵也可以比賽,藏文史書中記載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四﹐五個 牛角疊起來﹐再放上一石塊﹐古朵甩出的石頭將石塊打掉﹐而牛角堆不垮 者為優勝﹔二是打染成紅色的牛尾巴﹐也是看其打的準確性。現在比賽﹐ 主要是打靶﹐打氣球。

最擅長的武器短鞭對近距離的敵人,直接甩鞭計機擊頭!基本上,沒有 敵人敵的過這一招‧‧‧

貳、製作功夫甩鞭的動機:

 一、 甩 鞭 術 簡單易學、攜帶方便、防衛性高,歡迎來學習。

二、身為保鑣必須要學習的一項特殊戰技,歡迎保鑣業界來採購。

參、防衛教學:

1、可當逮捕繩,捆綁使用。

2、可雙截棍方式攻擊(實用性防身武器)。

3、忘記繫腰帶時,可當腰帶使用。

4、當攻擊者拿刀槍正面挾持(妳)你的時候,受害者手中的鞭子一 甩,呼嘯著像閃電一樣(瞬間秒殺)

肆、教練的教誨:

甩 鞭 術非僅限於打鬥技巧,而是全面的自我保護行動,因此我期待學 員在學習 甩 鞭 的過程中,可以從傳統特別角色的負面影響中解放出 來,我更期盼學員在每一次的練習中可以體會到自己的力量,認識到自 己不再柔弱,不必然要成為受害者,而是有能力抗(ㄎㄤˋ)暴(ㄅㄠˋ) 的。

1.對於危機的處理能有正確的觀念及適當的方法。 2.建立正確的自我保護理念,了解防身基本常識、

3.操練甩鞭攻擊術,鍛練身體靈活度,便於在突發狀況時將自身傷害減 到最低。 4.能透過的甩鞭攻擊術演練,在遇到危機時可以適時並正確運用,達到 自我保護的目的。

PS:武術練習是保護自己及家人,不能學來打架鬧事。 安全顧問武術教練 周教練敬告
學費:

甩鞭術班 一堂課程 每人新台幣1000元整(含甩鞭一條)

散打體驗班 一堂課程 新台幣100元整

散打實用班 六堂課程 新台幣3000元整

(七)、上課時間地點: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晚上七點,桃園市中山路1000號

事先的安全防範勝於事後的遺憾!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全災害取徑應急管理參考案例】
這是一個很好的全災害應急管理探討的案例。消防指揮官劃出「警戒區」之後,地方政府其他災害業務管理機關(應變單位)應該採取什麼行動?
這是火災,但是濃煙還是會影響民眾健康和生活作息。所以,誰要針對下風處的學校機關公司行號提供建議?學校應該採取什麼應變作為?室內避難或停課返家?如果有醫療院所或安養機構呢?
依據災害防救法第三十一條,是可以劃定警戒區的。但是在這樣的案例中,警戒區要依照什麼依據劃定呢?劃定警戒區之後對應的作為又是什麼呢?
因為輪胎廠起火,並非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場所發生毒性化學物質洩漏,不算是「毒化災」,所以是否環保機關就置身事外?如果硬要扯空氣污染,是否濃煙已經符合啟動「懸浮微粒物質災害」應變的條件呢?
根據報導,台中市政府半夜2點多公佈成立「空氣污染事件緊急應變小組」。以火場為圓心半徑4公里內學校皆納緊急應變範圍,宣布災場附近學校雖不停課、但停止學校戶外活動,盧秀燕也在稍早宣佈,鄰近災區僅100公尺的泰安國小學生今天將移校教學。衛生局與教育局提供口罩給學校,今天上午7點學童到校前送達,也將抽調各地衞生所醫護人員進入災埸附近學校,協助校方及校護觀察及預防師生不適。這已經算啟動了對應的應變機制。
相當值得肯定。
不知道這兩三年我們團隊在當時的台中市消防局局長蕭煥章(現任的消防署副署長)支持之下協助台中市消防局進行全災害應急管理的研究,對這次的應變有沒有幫助。我也很想知道。
事後也應該進行完整的檢討,提供未來類似事件的參考。

(要記得拜託戴峻焜副局長讓我們了解整個應變作業的過程啊!)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萬磁王福音——關於被壓迫者的故事】

[ 引言 ]  令人頭皮發麻的是:半年前完成這篇文章的時機點「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正在動員用公投否決特定族群的基本權利,半年後的此時此刻地址登記在士林靈糧堂、由HTC董事長王雪紅女士成立的信望愛基金會推動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暨公投第12案施行法」正要殺進立法院協商,準備再次對特定族群的憲法權利趕盡殺絕;半年前美國發生了匹茲堡猶太會堂槍擊事件,結果這幾天美國聖地牙哥的猶太會堂再度發生1死3傷的槍擊慘劇。壓迫從未停止,只是臉孔換了一張又一張,而激進的萬磁王福音也因此永遠應景、不會過時......

 ——————————

「有趣的是大家總是解讀出比我原本放進去的還要多很多的新意涵。」剛剛過世的漫威之父Stan Lee曾在受訪時表示。

無論上個月底(按:本文完成於2018年11月)美國發生猶太會堂遭人開槍掃射的史上最嚴重反猶太事件,或是這個月台灣宗教界發起的反婚姻平權公投爭論,我們仍會下意識地在新聞畫面之間隱約見到Stan Lee創造出來的某個漫畫人物的飄渺身影:

「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一個包容的國度。根本不會有和平的機會。在這裡不會有,在那些僅因和掌權者長得不一樣就男女老幼慘遭滅族的地方也更不會有。」1963年就出現在X-Men漫畫中的反派人物萬磁王(Magneto),半世紀後仍在我們耳邊散播他那個仍舊非常應景的被壓迫者福音。

21世紀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傾向歧視的受害者仍然忍不住懷疑:萬一萬磁王是對的怎麼辦?


▇ 不斷打磨翻新的萬磁王

Stan Lee和Jack Kirby在1963年創造X-Men漫畫時的動機原本很單純,就是懶得再編造超級蜘蛛咬人或其他各種違反實驗室安全守則的意外來解釋超能力的來源,所以才會一口氣創造一群與生俱來就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作為一個猶太人、愛國的二戰退伍老兵、身處社會激烈對抗的1960年代、正在一個剛剛經歷保守政治勢力公審圍剿的漫畫產業工作,Stan Lee的這些背景仍然有意或無意地滲透進X-Men的蛛絲馬跡裡。

接下來半世紀,新的編劇、漫畫家、編輯、電影創作者和新的讀者、觀眾輪番上陣,把這些蛛絲馬跡擴散成為更自由派、反法西斯、反種族主義、反性別霸權的觀點。他們的新觀點讓X-Men日漸承載美國社會中各種少數族群的情感經驗——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讀者開始能在這些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中找到情感投射所在。

漫畫研究者Ramzi Fawaz用政治學名詞「基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來解釋這種漫畫經過無止盡的連載、作者的更迭而不斷打磨、翻新觀點的歷程。

以萬磁王為例,一開始在1963年的漫畫登場時是個單純的反派人物。1975年接手漫畫編劇工作的Chris Claremont開始把他和當年讀者共同經歷過的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經驗摻入X-Men中,此外萬磁王的二戰集中營童年創傷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加進入。起初還曾設定他是吉卜賽人(納粹同樣在集中營中關押並屠殺了大量吉卜賽人),後來又改弦易轍改為猶太人。

多年後電影導演Bryan Singer則為了誘引Ian McKellen答應演出萬磁王角色,形容他要演的角色是「同志平權運動中兩個理念對立的領導人之一。」支持平權運動的Ian McKellen立刻興沖沖地戴上頭盔和紅色披風向劇組報到。

至此,萬磁王集合美國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三位一體的敘事脈絡算是終於到齊。


▇ 變種人矯正治療

「你說要我治好你的兒子,但突變不是一種病啊!」電影《X-Men 2 X戰警2》中X教授(Professor X)對William Stryker上校這麼說。

編劇Chris Claremont最早在漫畫中創造Stryker這個角色時,他已經從軍隊退伍成為福音派牧師。牧師角色的靈感來源是惡名昭彰的福音派電視傳教人Jerry Falwell。Falwell曾帶領信眾在佛州和加州參與所謂「護兒行動(Save Our Children)」,成功以公投推翻地方政府實施的禁止性傾向歧視法令。他在演說中向群眾警告:「這些同性戀光看你一眼就足以殺死你!」

漫畫中他發現自己的兒子是變種人之後就在羞愧和憤怒中手刃親生兒子和妻子。電影中他祈求X教授治療他的兒子不成,索性利用兒子和X教授的超能力試圖滅絕所有變種人。

「治療」的議題在《X-Men : The Last Stand X戰警:最後戰役》中變成故事主軸。「這太荒謬了。你不可能治療『變種人』這個身份。什麼時候這變成是一種疾病了?」暴風女Storm說。

好萊塢名編劇Joss Whedon 在2004年為X-Men漫畫加入了一個絕妙的元素——「解藥」。這個可以徹底消滅變種基因、讓變種人恢復「正常」的解藥替這個社群帶來了一次認同危機。飾演萬磁王的Ian McKellen說:「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會有很多人覺得你應該要接受治療以便恢復成一個正常人,我覺得這個說法就好像說某個人應該因為膚色不同而接受治療一樣令人作噁。」

現實世界中由基督教團體推動的「走出埃及運動」則企圖透過勸導、祈禱以及其他治療方法「治療」同性戀者。耶穌說愛你的鄰人,但他的信徒這種近乎迫害的「愛」令人難以消受。性傾向治療在美國超過四十幾個州仍然合法。台灣的衛福部剛剛於今年2月在宗教團體抗議聲中發佈命令禁止,香港和中國醫療衛生主管機關則尚未明確表態。


▇ 兩個平權的夢

「治療」的議題正是X-Men兩位核心人物X教授和萬磁王理念之爭的關鍵議題。X教授認為變種人和非變種人是平等的,應該努力找出和平共存的方法。但壓迫者跟被壓迫者共存,通常是被壓迫者必須做出必要的改變才能共存,「走出埃及運動」鼓吹的就是這個邏輯。

而萬磁王的主張是:明明變種人才是更高等的生物,沒有道理繼續忍受人類的暴力欺壓。如果可以用暴力阻止暴力,為何不?

以下這些幾乎同時發生的社會事件和漫畫之間的平行線可能是巧合,也可能不是:關於血統壓迫的《X戰警》漫畫推出於Martin Luther King Jr.金恩博士的伯明罕抗爭和「我有一個夢」演說的同一年,以黑人超級英雄為主角的《Black Panther 黑豹》則推出於激進黑人民權團體「黑豹黨」成立的同一年。

另外一個巧合是X這個字母。同屬激進黑人民權團體的「伊斯蘭國度NOI(Nation of Islam)」要求成員用字母X來取代他們原本的姓氏,因為原本的姓氏經常根本屬於他們祖先的白人奴隸主。NOI的創辦人Malcolm X的X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你能為我找到一個非暴力的種族歧視者,以及一個非暴力的種族隔離主義者,我就願意變成非暴力的人。在你教會這些混蛋什麼是非暴力之前,別來教我什麼是非暴力。」Malcom X曾說。

毫無疑問地他正是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在X教授跟金恩博士有一個和平共存的夢的時候,萬磁王和Malcom X有另外一個目標一樣但手段激進很多的夢。

21世紀萬磁王的這個激進論點變成了一種網路迷因(Meme),叫做「萬磁王是對的(Magneto was right)」。還有粉絲成立了以此為名的網站,在裡頭辯證:歷史告訴我們從來沒有哪個種族比較優勢、哪個種族比較次等的問題,只有輸家跟贏家,存活者跟消亡者而已。他認為漫畫編劇Chris Claremont會把黑人民權議題放進漫畫裡,正是因為黑人抗爭者贏了,黑人民權運動用血和膽識和電視傳播力量重塑了美國的種族權力結構。所以金剛狼角色的創作者Gerry Conway才會說「漫畫是被社會帶領前進,漫畫從來沒有帶領社會前進。」


▇ Never Again永不再現!

X教授:「殺戮不會帶給你和平。」
萬磁王:「和平從來都不是選項。我的命運曾讓那些所謂奉命行事的人任意擺佈。不要再讓它發生了(Never Again)!」

據說《X-Men : First Class X戰警:第一戰》這場戲在以色列戲院中引發觀眾席的喧騰。不僅因為這段對話隱含了對以色列的批判,還因為Never Again是一句對猶太人來說意義重大的句子。

在萬磁王於1962年古巴危機中說出這句話之前,1943年被希特勒用鐵絲網包圍的華沙猶太起義事件也用了同一句標語。1968年正統派拉比Meir Kahane成立的激進組織「猶太保衛聯盟JDL(Jewish Defense League)」還把這句話印在宣傳手冊封面上,配上猶太兒童在納粹槍口下高舉雙手的照片。這句話因此在猶太人社群中開始廣泛流行。

「Never again這句誓言並不意味著它(大屠殺)真的不會再發生。這麼認為就太荒唐了。它的真意是如果再發生一次,這次一定不會像上次那樣。上次猶太人就像乖巧的綿羊一樣被屠宰。」Meir Kahane說。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裡必須爬過父母的屍體求生的萬磁王,就是變種人版的Meir Kahane拉比。萬磁王的JDL就是他集合變種人組成的「邪惡變種人兄弟會Brotherhood of Evil Mutants」(電影從來沒用過這個荒謬的團名,因為世界上到底有哪個創辦人會覺得我們的社團名稱要放「邪惡」一詞?)。

就像萬磁王從來不畏於以暴力先發制人,Kahane的JDL成員以暗殺手法鎖定了他們心目中猶太敵人,比如反猶太主義者、新納粹、蘇聯人、阿拉伯人等等。18件有猶太人涉入的恐怖主義活動中JDL成員就佔了15件。

1994年一名JDL的成員闖入約旦河西岸猶太教聖城希伯崙的清真寺中持槍掃射,造成29名巴勒斯坦人當場死亡,基本上就是上個月發生在美國的猶太會堂慘案的翻版。萬磁王是對的嗎?歷史給我們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 1990年萬磁王之死

納粹大屠殺是整個20世紀地球上的所有人一起經歷的重大創傷,最後這個創傷帶來的恐懼心理和精神壓力還進一步成為整個猶太民族精神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還出現了所謂大屠殺神學——

歷史學者和宗教思想家Irving Greenberg拉比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提問:「當奧許維茲集中營事件發生時,上帝在哪裡?」他公開反對JDL的暴力手段,認為在挫折感中用盡所有力氣排除那些擋在我們路上的人只會讓猶太人的處境更加惡化。猶太人應該代替上帝負起責任修復這個世界,或者換句X教授的話:「別放棄對他們的希望!」

令人雞皮疙瘩的是這位猶太版的X教授本人2003年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親自回顧了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對讀者來說簡直就像電影畫面一樣鮮明而怵目驚心:

「就像X教授和萬磁王一樣,Meir Kahane和我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中學時代我們就是同學,還一起加入社團表演我們一起寫作的橋段。當時我們都意識到猶太歷史正在經歷一次重大的變化(雖然我得承認我確實不記得我們當年有像後來那樣那麼聚焦在大屠殺議題的重要性上)。我們經常辯論,尤其經常針對1940年代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動用武力的議題上辯論。」

他回顧到一段完全可以放進《X戰警》電影的情節:「1972年我在紐約城市學院教書的時候,我的學生因為在超級娛樂經紀人Sol Hurok辦公室放置炸彈而被逮捕,他們的犯案動機是要懲罰他贊助蘇聯藝人在美國的巡迴演出。那枚炸彈殺死了一名秘書。我和那名學生對談的過程中,發現他的作為很顯然是受到Meir Kahane的啟發,甚至明確指稱我的這位老友鼓勵他們的炸彈計畫,即便後來FBI始終沒有辦法證明他的涉入。後來有一次我遇到Kahane,我當面指控他對於那個秘書之死很可能有責任,他的辯解是『Never Again永不再現』的完整意思是『Never Again at all costs 不計任何代價確保它永不再現』——而代價包含了使用武力和暴力。」

1990年11月Kahane在紐約對猶太人演說,催促猶太人儘速移民到以色列以策安全,因為美國隨時會發生反猶太種族屠殺。當天稍晚他在曼哈頓的旅館遭阿拉伯槍手暗殺。

詭異的是這名槍手後來被證實與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有所關聯,使得這位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很可能是蓋達組織的第一位受害者。11年後蓋達組織攻擊了紐約世貿大樓,萬磁王的被壓迫者福音——「Never Again永不再現」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永劫回歸、沒有終點的惡夢。
 
 
————————————

 [ 後記 ]   X教授的報紙投書補遺

這篇文章的搜集資料過程中最令人激動的一刻,是發現被比為猶太版X教授的Irving Greenberg拉比本人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的文章。他用文中充滿感傷的細節回顧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激進派猶太拉比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

節譯如下:

Greenberg描繪了曾就暴力與和平路線之爭與他的好友公開辯論的經歷——

「他呼籲把阿拉伯人口強制遷徙到以色列西岸。我記得他的說法是用卡車把那些人聚集起來——不分男女老幼——然後通通丟包在西岸的約旦。現場記者問他說萬一他們拒絕配合怎麼辦,Kahane回答說:他們要是反抗的話我們就開槍。」

「我把他當時那些可怕的話語念給他聽,衷心希望那是記者曲解之下的產物。他的回答是語帶嘲弄地說他百分之百支持那些發言內容,而只有多愁善感的左派蠢蛋會反對這些話。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那群年輕、幼稚的支持者開始在台下瘋狂鼓譟拍手,刺激他做出更激烈的演出。」

「這一刻我大感震驚並覺得全身毛骨悚然。我立刻提醒他說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出自一個大屠殺的腳本裡。他反而以猶太大屠殺的議題推演至他口中猶太人的天賦權力來作結,並贏得他的支持者如雷的掌聲。就像我當時在辯論會上說的:聽到一個猶太人的領袖以大屠殺為名說出這些不道德的、邪惡的計畫時,我心裡只想像一個送葬者那樣哭濕我的衣裳。那次辯論之後,我就發誓此生不再與他同台。我們的友誼自此告終。」

「他忽略了普世不變的真理、我們對其他人的道德義務以及我們應有的自我節制,任由他的洞察力推向理性的邊緣,而把大屠殺扭曲成為侵犯別人的力量來源。他低估了猶太人民忍受挫折、苦難而不失去道德方向感的偉大能力,他低估猶太人堅守希望直到贏得真正和平的擇善固執。」

這篇文情並茂的投書真的讓人眼眶泛淚、激動不已。X戰警中的萬磁王和X教授是否也經歷這一切?萬磁王在某個平行宇宙中是否也和Kahane拉比一樣在激進的演說中遭狙殺?X教授是否也和Greenberg拉比一樣對於中學老友的陌路/末路感到無限唏噓.......
 
 
原載於端傳媒並經部分改寫,原文由此去: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1113-culture-stanlee/

#舊文重貼
#婚姻平權終局之戰
#葉郎電影徵信社
#靈感疑案

2019年5月1日 星期三

特戰講座

民國78年6月4 號晚間十點多,剛結束了第二次營測驗,槍枝裝備彈藥也都清點完畢了,準備明天凌晨出發返回基隆駐地,這個新竹的老基地基本設施並不完整,連洗澡用水都沒有,大家都是到大門口外的鐵皮屋大澡堂洗澡,順便吃個挫冰、泡麵,哈拉一下,再回去睡覺的,所以整個澡堂通堂都是人聲吵雜的跟小學操場一樣,但那天我洗完出來卻發現大家都異常安靜的端著泡麵在看電視,卻沒幾個人去吃,電視新聞播放著六四的天安門事件影片,當時為了準備營測驗的前置作與測驗時的種種時程安排,加上前一個月的封閉式戰技強化訓練,那兩三個月基本上是與世隔離的,而且當兵只要搞定指定任務,什麼國家大事都不關你的事,所以看到這個新聞就是一片空白,哪耶安咧?
身旁的學弟帶著哭腔問我說,學長,我們會不會要打仗了,我快破冬了耶,我頭殼小一巴掌拍過去,幹!!林北都破百了,我比你更怕好嗎??!!
我為什麼要怕?喵喵的,我當然要怕啊,我們是北部訓練的操的實兵單位,而且剛打完第二次營測驗,不論是迫砲,步兵排戰鬥射擊與全連刺槍術都有全師甚至全軍團排名前列的成績,事實上,除了我的五零機槍組與兵器連的106無座力砲組外,各單位都有一些可以拿出來誇口的好成績,加上人員滿編、完訓且裝備集結(都還是可用裝備,這時我就很恨我幹嗎把全營的槍枝火砲的妥善率搞到九十幾啪的,這下搞死自己了),而且最可怕的是人的問題,我家師長與營長都是企圖心爆表的兩大咖,一定都會主動爭取機會力求表現的。
果然,營長把各連連長,參一二三四軍官召集開戢戰術會議,副與勤官則召集我們全部二級的車兵化工通彈經糧補,作後勤準備會議,基本上時程不變,還是明天一早回基隆,表定計劃一樣是回營區,但是車輪備便待命,隨時準備出車拉戢備物資,基隆基地有足夠的彈料與油料,所以只要先期準備好申請單就好.這樣也開會開到凌晨四點多,令時間五點半起床,基本上回程都是在車上睡的,坐軍卡睡過的都不清楚全身那些黑青與酸痛是怎麼來的,回基隆還是回到駐紮地,而不是直接上船出發,過了當兵的第二次狀況二。

我命苦,下新兵中心的第二天就遇到颱風,路斷,很多家長無法來探親,新訓還沒結束就被派去救災,因為地位是連營狗都不如的新兵,救好幾天沒有任何營譽假與慰勞,只有一天冕上的便當多了剖半的半條灌腸據說是加菜,就是們幾百小時的勞動成果,如到新訓中心,總部高裝檢,整個操到人馬翻天,下到銜接中心,一路裝檢到那,銜接完下到正式部隊,一樣要準備接下來的裝檢,下到部隊不到兩小時就接了軍械士,而原任軍械己經在放退伍假了,我在沒有任何人交接的帶新人的情況接任,而且得應付二十幾天後總部高裝檢(當兵四個月被總部高裝檢三次,算一個記錄了吧)終於裝檢完,連長說新兵一下來就準備裝檢一個多月,明天備備放假,當天晚上蔣經國過世,全戰備管制休假一月,一個月後,部隊移防,繼續管制休假,等移防事搞完要放假了,遇到過年,身為菜鳥與軍械士放第二批,結果除夕年夜飯加菜的當冕我站57衛兵,下哨後,留下的飯菜冰冷,豬腳都結凍了,唯一熱的是我滴下的眼淚。
然後,李登輝接任的閱兵,第一次實兵對抗派兩造指揮官擁有核彈發權,我們從五百公里行軍到演習區,集結區踼完正步後,從集結區戴防毒面具行軍到攻擊發起線,救護車不夠載是好幾卡車來載,我走到休克,又爬起來走完全程(可能是人生最得意的一件事了),剩下的飛彈危機,黨外偷渡與匪漁船天天出狀況,一般實兵單位是警戒待命班,了不起是待命排,我們是全連警戒,裝好子彈的戰備彈匣幾百個,一有狀立即發下,我們出門巡還發實彈,而且我接手後就把封條與空包彈拿掉,改裝一發曳光彈標示彈著與提換彈匣,兩次師對抗,三次營測驗,一329體能戰技,一次駐地成效驗收,能玩都玩了
林笈克老師

飲水思源

這裡是台灣的屋脊,中央山脈分隔西部大甲溪與東部立霧溪的分水嶺。曾經在合歡山區做森林研究時,親眼看見岩壁上(目前被怪手挖開區),晚上形成的小冰柱在日出後融化匯積成小水流,橫越馬路流入大甲溪上游合歡溪的集水區。然後,走上這個小山頭,那一株二葉松小樹,霜霰融化後的水滴,滴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

在大自然環境中深刻體驗飲水思源,找尋到水源頭的自然景象。何其有幸,因為了解一點點自然,所以可以看到水源水滴的自然景象。很感謝前人把這個地方規劃為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

但,今天看到這個工程,真的要提醒很多工程或公務部門的朋友,我們真的要仔細想一下,我們到底要想要怎樣的台灣?

然後,我們也要仔細想一下,

當前人留下一些好的環境給我們,我們真的是早期台灣人的好子孫嗎?

前人留下好環境,經過我們這一代後,我們真的是未來台灣人的好祖先嗎?

台灣生態學會

台灣屋脊的破壞工程
這是一件位於台灣中央山脈稜線頂合歡山區的工程。志工野自兄現場看不到任何施工看板,問了工程人員,說是要道路拓寬及蓋停車場。隨後拍下左下角施工中的照片。
這裡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根據「國家公園法」的規定,特別景觀區: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自然地理景觀,而嚴格限制開發行為之地區。
藉由google earth的街景圖比對施工以前的景觀,與施工中的照片。怪手大規模的挖除了整個中央山脈稜脊在合歡山區的小山頭。
這裡除了是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外,這裡也是台灣高海拔地區許多動植物重要的棲息地。這些高海拔生物,多數都是經過幾次冰河時期後殘留於台灣高山的特有或原生種。特別是在這種比較少光照岩壁上,是合歡山區高山植物的重要生育地。
2002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合歡山主峰的舊有軍事營區進行房舍重新營造工程,就引起社會撻伐。最後由當時的行政院院長下令撤換該管理處處長。經過17年,這一次不知道是哪一個工程單位,比當初舊房舍改建更誇張的行徑,直接把台灣中央山脈稜脊的自然地景,用怪手挖出一個缺口。
這裡是台灣島的心臟區位,生態、人文、自然地景,如同國家公園法所提,無法以人力再造之區。這樣的破壞工程,相關單位應該給予整個社會一個明確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