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李天豪老師

中國式經濟奇蹟04
-
中美貿易戰後,中國會不會衰退?
-
先說說一個經濟學觀念

----『中等收入陷阱』。

如果一個國家,由於某種優勢,成功發展某項產業,達到了相當高的收入水準,我們通常會說這是『經濟奇蹟』。
但是,如果這個國家在收入到達某個水準後,長期停滯不前….
那麼,世界銀行稱這種現象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現過,通常的原因有兩大類型:

第一種:
某國由於薪資上漲,帶動經濟成長的製造業失去競爭優勢,開始外移。
該國沒辦法產業升級,沒有新的製造業可以拉動經濟成長,苦苦掙扎。

第二種:
某國依靠資源出口,帶動本國的經濟成長。
該項資源遭遇競爭,國際市場價格下滑,導致收入銳減。

或者我們可以更簡潔地說:
出口導向型國家,失去出口動力之後,沒有其他賺錢的能力,卡在某個收入水準的現象。

第一型的國家包括:印度(1,820$,2017)、越南(2,170$,2017) 、菲律賓(3,660$,2017) 、哥倫比亞(5,830$,2017)、泰國(5,960$,2017) 、墨西哥(8,610$,2017)、馬來西亞(9650$,2017)。
第二型的國家包括:南非(5,430$,2017) 、巴西(8,580$,2017)、俄羅斯(9,230$,2017) 、委內瑞拉(17130$,2014)、希臘(18,090$,2017)。
(其中,希臘是靠輸出觀光資源的特例;委內瑞拉2014年之後就沒數據了)

約三十年前,當台灣(7556 $,PPP,1990)與韓國(8,008 $,PPP,1990)靠著發展製造業達到約8000美元的人均收入時,就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疑慮。
當然,2019年的台灣(24,000 $,2017)與韓國(28,380 $,2017),已經算是跳脫中等收入陷阱了。
至於收入分配惡化,導致貧富不均的問題,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從台灣與韓國的例子來看,人口五千萬以內的小國,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引進嶄新生產工藝或技術,令新產品的兢爭力足夠強,再對外尋找新市場,以保持出口增長。
這幾乎是後發現代型國家,唯一跳脫中等收入陷阱的策略。
因為,人口比五千萬更多的國家當中,能夠脫離貧困,甚至脫離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就屈指可數了。

人口超過十億的中國(13.95億)與印度(13.59億)不用說。
超過一億的大國當中:
美國(3.28億)、印尼(2.69億)、巴西(2.14億)、巴基斯坦(2.03億)、奈及利亞(1.99億)、孟加拉(1.67億)、俄羅斯(1.46億)、墨西哥(1.33億)、日本(1.26億)、衣索比亞(1.08億)、菲律賓(1.06億)。
只有美國與日本不是貧窮國家。
人口在五千萬到一億的國家當中:
埃及(0.98億)、越南(0.97億)、剛果(0.86億)、土耳其(0.83億)、伊朗(0.82億)、德國(0.81億)、泰國(0.68億)、英國(0.66億)、法國(0.65億)、義大利(0.59億)、坦尚尼亞(0.59億)、南非(0.56億)、緬甸(0.55億)、韓國(0.51億)
只有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韓國,不算貧窮國家。
看來,除了昔日的帝國主義列強(英法德義美日)之外,要想以前殖民地身分達到高收入,真的需要一點奇蹟。
就這點來說,當年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台韓港新,的確是不簡單。

所以,人口13.95億,平均所得8690美元的中國,會不會步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尤其是近年來,部分製造業開始從中國向東南亞轉移,這讓各國紛紛預測,中國即將步入衰退的泥淖當中。
到底會不會呢?

我的判斷是:

『不會,肯定不會。』

所以,如果你期待中國的經濟會走向衰退,來保護台灣的國際處境,我建議另外想個方法比較實際。

可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更大的格局來分析了。
格局是這樣的:

21世紀以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成為全球製造業的新集聚區。
這種聚集區是繼150年前的西歐,與100年前的美國之後,第三個全球製造業地帶。
而我判斷,這將會是最後一個。
也就是說,很難會有新的製造業集聚區能夠崛起,來取代東亞聚集區的位置。
為什麼能講的這麼肯定啊?
繼續分析~
以前,世界經濟秩序是以西方世界為中心的,是一個『中心到週邊』的結構。
這叫做《核心與邊陲地帶》理論。
現在,世界經濟秩序產生了中國這樣一個『副中心』。
並且,形成了一個新的『雙迴圈結構』。
中國是個『連接點』,連接兩個迴圈,所以,中國很難被取代。
上次我們說到,21世紀初期,中國創造出一個製造業的供應鏈網路,這個網路是由無數家中小企業組成的。
要知道,中小企業越多,專業化分工的程度就越深,生產的效率也越高。
而且,如果這些中小企業能組合成供應鏈網絡,那麼就有抵禦產業變革的彈性。
1980年代的台灣,就曾經擁有這種優勢。
但是,要論製造業的規模,中國具有絕對的優勢。
所以,目前的台灣,乃至於所有發展製造業的國家,只能在中國尚未進入的領域,努力保持這種優勢。
但是我們很難期待,中國保持在現有的製造業領域中,不繼續擴張。
因為,當下的中國有著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物流能力。
所以,中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超大規模的人口資源。
更可怕的是,其中大部分人都有著強烈的改變生活改變命運的欲望這就帶來了超大規模的發展動力。
在外貿領域,由於中國所承接的需求都是面向全球銷售的,因此下游的承包方也是面向全球市場生產的,規模非常巨大,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生產模式。
在內貿領域,由於2008年之後,網路平臺、電商的出現,激活了中國超大規模的市場,使得任何看似需求極低、很少有人會買的產品,在中國都能找到市場,充分體現了《長尾理論》效應,催生了以前根本不存在的分工,讓供應鏈網路的效率和彈性繼續放大,分工深度和彈性程度,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更驚人的是,2012年之後,這個供應鏈網路的範圍已經超出中國,變成以整個環中國海地區的東亞為單位。

這種現象史無前例,所以讓很多評論流於單點式的觀察。
比如說有兩種對立的說法:
1.中國很強大,對美國順差很大,賺走美國很多錢,還買很多美國國債,中國贏定了。
2.美國更強大,美國出手教訓中國之後,美國人買更多美國國債,反之,美國制裁後中國經濟就要陷入衰退了,美國贏定了。

其實這些分析都沒深入到整個產業流程當中。
讓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流程:

中國從其他東亞、東南亞國家大量進口零部件、半成品。
中國完成總體組裝,再向全世界出口。
整個東亞被整合為一個巨大的製造業集聚區。

去年爆發的中美貿易戰,起因就是這個被中國整合起來的東亞製造業區,每年讓中國對美國有3752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這些逆差對美國來說多不多?
其實不多。
3752億美元,相對於美國19.39 兆美元的經濟規模來說只占2%不到,這能有多嚴重?
這些逆差對美國來說嚴不嚴重?
其實很嚴重。
因為,根據WTO統計,美國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為3兆7060億美元,中國則是3兆6850億美元,雙方是爭奪全球貿易總額龍頭的雙峰對決。
而中國出口總額為2兆980億美元,佔全球出口貿易總額13.2%,美國則為1兆4550億美元佔全球9.1%。
在進口部分,中國進口總額為1兆5870億美元,佔全球9.8%,美國進口總額為2兆2510億美元,佔全球13.9%。
也就是說,美國雖然是第一名,但是卻是花錢的第一名。
中國雖然是第二名,卻是賺錢的第一名,而且賺的還是美國人的錢。
去年兩國貨品貿易總額達6360億美元,而中國賺了3752億美元。
而美國對外貿易逆差是8100億美元,中國占了46%以上。
所以,要教訓,就得教訓中國。

大家談中美貿易戰,大多都是從這些數字來分析。
不過,如果我們更深一層來看這些數字的背後,會得到更多的理解。
實際上,這3752億美元順差的背後,是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一千幾百億美元的逆差。
事實上,中國只是最終出口國,並不能獨佔全部出口利益。
比如說,2018年,台灣對中國的貿易總額是1,935億美元,出超831億美元。
我們可以這樣看,中國賺美國3752億美元當中,有831億是台灣拿走的。
因為扣除那些微不足道的農產品外銷中國金額,台灣大多數出口中國的商品,都是工業半製成品,這些都是再出口的原料。
所以,還可以這樣看,中國相當依賴台灣,乃至於整個東南亞國家提供的產業鏈配套。只有透過這種產業鏈配套,才能不斷向美國乃至於全世界出口賺錢。
從這個角度來看,『世界工廠』這個稱號,應該屬於整個東亞製造業集聚區。

所以,中國是很強大,但是他需要週邊國家的支持。
但是,中國不會衰退,因為他帶著大家賺錢,其他國家不能沒有他。
-
如果你想思考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建議從東亞產業鏈的格局來思考。
寫太長了,『雙迴圈結構』下一回再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