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
建築小知識
60年代(1960~1970)的台灣建築是在台灣建築史裡站有重要地位的年代,東海大學在這個時期誕生了最有名由陳其寬建築師主設計、貝聿銘提出概念的路思義教堂、陳其寬白牆時期的舊建築系、藝術中心、衛理會館(女白宮),同個時期的戰後台灣社會究竟有什麼好建築或被我們長久以來以偏概全、習慣、忽略的好建築誕生呢?
台灣建築準備發芽的時期,這期間因為受到美援的金援、美方對於台灣建築師理念的高接受度產生大量的優質建築作品,有了強大的後盾成為當時知名建築師們的量產時期、創作高峰
#追求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建築與西方的生活方式、建築理念有一個新融合,達到創新,反對仿古
例如:王大閎、陳其寬、張肇康
王大閎、陳其寬、張肇康3人是台灣唯一直接接受西方新潮格羅陪斯(Walter Gropius)的包浩斯建築教育養成,他們將西方的主流思潮與中國傳統生活方式充分的融合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之作,如國父紀念館、路思義教堂、東海大學、台大戰後建築群、登月紀念碑等等
#靠美援崛起的建築企業帝國
例如:沈祖海
沈祖海是歷史課本常提到的清朝歷史人物沈葆楨後代,與王張陳3人相同皆是在中國學習建築在去西方接受教育,亦是靠美援擴大他們事務所,成為戰後最大建築事務所以企業化經營,裏頭網羅多數人才,像蔡柏鋒就是從裏頭出來在自行開業。
#老蔣對於中國復興主義的主流要求產生的中體西用形式建築(外表是中國傳統建築,內在西方現代主義的空間想法)
例如:盧毓駿
他本人應該聽過的不多,但他的作品耳熟能詳,陽明山文化大學、台北植物園內的南海學園科學館(現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這是他最經典的代表之作戰後建築代表之一、日月潭的玄奘寺、慈恩塔,此外文化大學的建築系也是由他創辦
#受日本建築界主流的影響,這些主流派親自向20世紀初最重要的幾位建築師,如前川國男、坂倉準三、吉阪隆正3人親自向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取經在傳承給徒弟們,得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丹下健三就是其中一位,這是第二手的學習,藉由台灣本土建築師在日治時期或戰後去那取經,這是第三手的學習,例如:高而潘、陳仁和、吳明修、蔡柏鋒、林慶豐
那個年代有許多知名建築師,底下分學習途徑分類,期間是他們的黃金生涯時期,代表作很多,各類舉1至2棟他們60年代的代表作,如:
以下簡單介紹那個年代建築師們的代表之作
#在中國學建築,在到西方接受當時最新潮格羅陪斯(Walter Gropius)的包浩斯建築教育:
1、王大閎:虹盧、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2、陳其寬:東海藝術中心、女白宮衛理會館
3、張肇康(他算香港建築師,但他台港雙邊跑):臺大農業陳列館(洞洞館)、台北嘉新大樓(在香港甘洺 Eric Cumine建築事務所時期的作品)
#台灣本土出身建築師,至日本學習建築:
4、高而潘: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城區部、新淡水高爾夫球場
5、陳仁和:三信家商
6、吳明修:臺北醫學大學
7、林慶豐
#台灣本土出身建築師,在台灣學習建築
8、王秀蓮
9、蔡柏鋒
#在中國學建築,在到西方深造:
10、沈祖海
11、盧毓駿
#在中國學建築,再來台灣深造或自學
12、賀陳詞
13、金長銘
14、葉樹源
15、修澤蘭:衛道中學教堂區(已拆除)
16、張昌華:新竹國立清華大學體育館
17、楊卓成:聖心女中(與丹下健三合作)
18、吳文熹
70年代後才開始大顯身手的:王秋華、漢寶德、吳增榮
隨著70、80年代台灣逐漸的開放,變相的華人資本駕馭使的正要發芽的建築理念就這樣硬生生地枯萎,或許這是歷史的必然因素,譴責也於事無補,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一番並簡單的批判與接納他們的好與壞,不管是戰後、日治、清朝、原住民、各個時期留下的文物等等,這是誠實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